郑州过去确实是绿城
现在是不是很难说
新浪博客首页上再次推荐了我的摄影作品《狂风暴雨后》,我的原题目如此,新浪推荐到图片博客首页的时候,改成了《绿城狂风暴雨后》。很多朋友都来看了,并且留下了很多很好的评论。大家的评论除了讨论风雨肆虐本身,还引发了关于郑州是不是绿城,还能不能叫绿城的争议。比如一位匿名的博友说:有没有搞错啊,广西南宁才是名副其实的绿城,郑州算什么啊,一到冬天树叶都掉光了,南宁四季都是绿的,有句话:中国绿城--广西南宁;又比如博友七十三变说:说请自知之明些,郑州再叫绿城的话别人会笑死的!还有博友虎虎说:哎,希望绿城越来越名副其实才好。
那么,郑州究竟是不是绿城呢?幸亏现在有了网络搜索,我用百度搜到了一些文章,请不太了解郑州的朋友看一看郑州称绿城的来由,也请在郑州生活的朋友们评说一下,现在的郑州还能再叫绿城吗?反正我自己感觉过去确实是,现在很难说。
绿城之绿名不符实? 郑州市民建议应多种法桐
来源:大河网综合
法桐曾让郑州享有“绿城”的美誉,让郑州人为之自豪和骄傲过多年,但是,近年来,郑州市内草坪、花坛增加不少,但是林荫数目新增不多,市民又开始顶着烈日穿行于城市街道,风沙也开始频频光顾郑州。应对烈日和风沙最好的方式就是种树,近日,很多郑州市民纷纷向郑州市政府建言:重塑绿城,郑州应当多种法桐,让法桐成为郑州的市树。
昔日“绿城”已名不副实
据了解,郑州原来饱受风沙的侵害,解放后在郑州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进行城市绿化,使郑州被誉为“绿城”。据199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郑州市绿化覆盖率达35.25%,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名。
但是,近年来,郑州市内草坪、花坛增加不少,林荫数目却新增不多。由于城市改造新增街道较多和法桐改造,市民又开始顶着烈日穿行于城市街道,风沙也开始频频光顾郑州。今年入夏以后,郑州夏季气温屡创全国高温之冠。社会调查显示:郑州市民对郑州绿化的满意率仅为37%,63%的市民认为郑州的“绿城”美名已名不副实。
重塑“绿城”市民钟情法桐
昨日中午,记者在郑州市绿化较好的建设路、中原路、金水路部分路段上看到,在郁郁葱葱的法桐高大的身躯遮蔽下,树荫下明显比阳光直射的地方凉快不少。在采访中,郑州市民普遍钟情以“法桐”为代表的高大树木作为行道树。
据了解,法桐属速生树,3年就形成树冠,是全国大部分城市行道树的首选树种。一公顷树林就像一座小型水库,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公斤,每年可吸收尘埃400吨,可降低风速35%。在盛夏高温季节,可降低环境温度十几摄氏度。当平均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经三路路面气温高达49.5摄氏度,草坪为41摄氏度,而在绿树成荫的纬一路仅为33.5摄氏度。从节约用水的角度看,每平方米草地一季所需用水就要1吨多,而法桐在生长期却几乎不用水灌溉。
市民建议让法桐成为市树
在郑州市信访局办信处征集到的市民建议中,不少市民都反映,虽然郑州市区很多地方都种上了花花草草,看上去满眼绿,但是遇到炎热天气既不能遮阳避暑,也不能阻挡风沙,实用效果远不如法桐。市民普遍认为,城市绿化不能只强调观赏性而忽视功能性,让市民在夏天“满眼绿、满头汗”,在冬天“满街树、满口沙”。市民们建议,普遍栽种法桐,突出绿化主题,使法桐像福州的榕树一样成为郑州的市树。
绿城郑州成了新火炉的感想
发表者:
闲钓碧溪
已然是燥热不堪,湿热难当!这几天的天气预报太失水准,总说有中阵雨或雷阵雨但迟迟下不来。郑州人都急切的等待着雨水来冲走这闷热的坏天气!
注意央视天气预报的朋友可能知道,最近这几年郑州几乎成了全国天气最热的城市,就是“三大火炉”也相形见绌;不过,对郑州和北方人来说,越来越热的夏天可不是个好兆头。
郑州向以绿城的美名享誉神州,二十多年来快速发展,市容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郑州的老百姓不仅体味到了所处城市日益浓烈的现代化气息,也无时不在关注与忧虑着盖楼、扩路、圈地开发等对城市绿化的巨大破坏。当年百分之五十六的城区绿化面积前些年一度下降了三十个百分点,大量的合抱粗的参天行道树被连续几公里远的砍伐掉;当年所有的市区主干道全都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呆在树下、走在路上可谓日晒不着、雨淋不着;现在几经拓宽,道路更好了,配套也十分完善,但却失去了葱茏茂密的树木。各大小单位在房改前后大兴土木以增大职工住房面积,差不多砍光了生长多年的大大小小的树木。令人不解的是,现在的官员及单位负责人,不喜栽树、只爱种草,比如市区这两年时兴搞街区花园,要为市民休闲散步提供场所;但许多大片大片的专辟空地上却只修草坪,不植或者很少有种树的。偏爱树木的绿城人对此颇有议论,他们还都渴望回复绿城的过去的荣耀,重新享有绿城的美誉。
绿城成了新火炉,为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想想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沙尘肆虐,扬沙天气,水污染,地下水位巨降等,我们有理由担心市民们的生存环境在持续不断的恶化。
政府有关部门,是你们作为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