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选与草根
继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火爆全国,打造出以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为代表的平民偶像后,“海选”这个词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媒体中。今年五一期间,打开电视,满眼都是海选:《开心辞典》原来的男主持李佳明出国深造,中央二套开始效仿湖南卫视去年《快乐大本营》主持人大换血,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闪亮新主播”,把一个收视率低迷的栏目重新包装成为不断发现新人、不断吸引眼球的新名牌的做法,为“单身”的王小丫在全国海选“魅力新搭档”;也是二套,另一个栏目《全家总动员》也在进行海选,入围的家庭将有望免费出游香港迪斯尼,甚至到美国好莱坞培训;2006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再度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做着歌星梦,渴望也成为春春那样的女生们竞展歌喉,唱得响亮;李咏的《梦想中国》在海选,河南台的《新声代》也在海选,山东台的《天使任务》也在海选,上海台的《我型我秀》即将开始海选……
海选是件好事,它可以更公开、更公正、更公平,可以给更多普通人更多的机会,在我们这个还在推动民主进程的国度里,它“相当”珍贵,虽然目前海选的主要功能还是娱乐。提到海选,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近来被广泛提及的词汇——草根。不知这个词是外来的还是自创的,但它是那样生动而形象,特别容易引起芸芸众生、劳苦大众的共鸣。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草根,就算我们混出了点名堂,我们也是来源于草根,在中国,不知道有没有真正的贵族,但是即是那些贵族阶层,没有草根,他们也难以生存。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清晰的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媒介广为传播、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大款”、“大腕”甚至“嗨腕”,仿佛那些珠光宝气、挥金如土的家伙们才是时代精英,才是改革的弄潮儿,才是我们应该顶礼膜拜的偶像。记得那时候也正是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最为盛行的时候,个人主义膨胀、个人崇拜升温,个别人可以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时候,正是弱势群体被遗忘的时候,正是大多数人集体失声的时候,正是草根们的利益没有保障,生存都面临危机的时候。
当我不再崇拜偶像的时候,我才真正成熟了。我很欣赏作家王朔说过的一句话:“我可以做英雄,但我决不当烈士。”我虽然是一个草根,但我也一定要出头,只要给我一点阳光,我就能灿烂得一塌糊涂。我不作无谓的牺牲。当相声界有人哀叹“相声完了”的时候,郭德钢在北京剧场里说他经过自己改良的传统相声赢得满堂喝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艺术家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不是相声完了,是不真心给老百姓说相声的那些相声表演艺术家要完了。我听他的相声听得开心,更为他在底层蓬勃生长顽强不息的草根精神所感动;当一个个五音不全、其貌不扬的男男女女在镜头前想唱就唱的时候,我虽然不敢恭维他们的唱功和长相,但我为他们敢于抓住机会展示自我的自醒意识而兴奋喝彩!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力!鲜花美丽,但野百合也有春天;百川成海,每一滴水的力量都不容忽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