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母亲游曲水园

标签:
家庭春游 |
分类: 心情 |
春游曲水园
都说青浦是上海的后花园,那曲水园就是青浦的后花园了。曲水园的名字真好听,顾名思义,那公园也一定很美。可事情往往就是很奇怪,那惦记着的美好竟然一直就住在心里,走过公园无数,记忆中却没去过曲水园。
自从清明节有了假日,扫墓自然成了举家共同出游的活动。父亲、公婆的墓地都在“鳌峰园”,那是江苏省的地界了,所以附近的昆山、青浦、松江都挨个成为我们家扫墓后陪母亲走走看看的地方。今年的午饭订在了“青浦老味道”,城厢三元路100号。同事告知,饭店就在曲水园附近。消息一经告诉母亲,她立刻十分高兴。说四十多年以前她退休时,跟单位里去大观园游览,说好还要去曲水园的,但最后不知什么原因错过了。这一错过就是四十多年啊,可母亲一直在心里惦念着。
说是饭店和公园很近,但还是有一段路的,对于98岁的母亲更不能算是一段近路。母亲却是兴致勃勃,我们穿过一线路,再转两个弯,走到城厢公园路,才见到曲水园。接下来的游园才费脚力呢,春日午后的太阳晒得年轻人都有点慵懒,可母亲一点儿也不倦怠。进得曲水园,走过两小院,眼前便是凝和堂,即曲水园的中心。走出凝和堂,眼前一派江南园林美景。虽说是一大家人的游园,此时却开始了自由散漫,各自为准,嘁哩喀嚓拍起照来。走过一小桥,借着桥的坡度,一大家十几个人来一张自拍。得月轩是曲水园一景,其坐西朝东,全长六十余米,是中国传统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东面正对园林,一字排列了84扇长窗。如今得月轩里布置了许多书画,虽不是名家的,但对于还在习画的母亲,觉得看看也是很好的,可以博采众长。我们走到了曲水园西面的石鼓文书艺苑,左侧是一排古色古香的长廊,墙上刻有历代大家临写的石鼓文及他们对石鼓文的评介。写字也是母亲很感兴趣的,这些年她一直在学写大篆。
进门后的小院
凝和堂后廊
全家在小桥上自拍
得月轩书画展
得月轩长窗
长廊石刻碑文
公园的景致特点就用百度上的介绍吧:
“曲水园起因于寺庙,所以在建筑布局上较为规则,坐北朝南。全园景物以凝和堂为中心,有觉堂、花神堂左右并峙。横向一轴三堂,是园林中少见的。三堂垣墙相隔,曲径相连,景色诱人。纵向也以凝和堂为轴,前堂后房(前:凝和堂,后:清籁山房),中以一山架二池为体(山:大假山、小飞来峰,二池:荷花池、睡莲池)。园景的布局是以湖区为中心,环湖而增景,堂堂近水,亭亭靠池,山架二池水,游园必绕池,故有“深深院落重重水,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曲水园以小巧玲珑、典雅古朴著称。园中银杏参天,藤萝缭绕,古木林立,四季花卉长新,园内建筑以青瓦、白墙、青砖构成,树木枝荣叶茂,花繁果硕,全园共有二十四景。”
曲水园内垣墙相隔,曲径相连,处处可见月洞门,而门外则是别有洞天。正当我们和母亲游得欢畅时,侄子说要往回返了,她女儿要上课外英语班去了。我们只能扶着母亲三步并作两步走,匆匆绕过花径、竹林、牡丹园,又回到大门口。越走越觉得曲水园景美,一方地砖,一块石头都各显灵气,留了很大的遗憾。母亲却说,换个季节再来,再看另一景。这正好应了曲水园素有“春日樱桃争艳,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的说法。
仓促一小时,春游曲水园。补了四十年前的遗憾,却又捡起了没尽兴的失落。再游,再游,等待着再游曲水园。
母亲认真看书画展
201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