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常州

标签:
故乡行一日游 |
分类: 旅游 |
常州是家乡(一)
——第三次去常州
自2014年春节和先生一大家人去常州寻故探亲后,去年五月,我们上海的兄弟姐妹又去常州,参加了表兄弟孩子的婚宴。时间过去一年多了,上个礼拜五,我们俩和小妹一起,三个人又突击去了常州一天,这回啥也不为,只是想看看家乡常州,顺便带点常州特产。
这是连续几天雾霾后,即将放晴的一天。上午8点多坐高铁离开上海时,还是一片混沌,无法拍照的。可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常州时,天色似乎亮了不少。常州北火车站虽不比上海虹桥火车站高级,却也够大,够宽敞,够现代化。我们没有目的的一日游,去哪儿呢?异口同声:常州南大街!便叫了辆出租车,直奔而去了。家里兄弟姐妹们都一直说很想常州的,依我看,除了外婆、阿姨家门口的南运河、普济桥,西直街、怀德桥,最最想念的还是那些常州美味吧。这回没有人陪着了,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嗲佬!”(常州话“好”的意思)
虹桥火车站
出租车司机和我们说着普通话,我们问他是哪里人?他答道是常州本地人。这下先生和妹妹碰到自己人了,马上就上常州话了。一车厢“俄官、尼官、大官”的常州话,听得我哈哈笑。32元车费(常州起步费9元),到达南大街,看在常州人的份上,司机不会给我们兜圈子吧。常州南大街像上海南京路一样,是主要的商业街。大上海来的人,在常州要买什么呢?土特产呀!我们记得表姐妹说过,买这些东西要去超市或菜市场,不要去买礼品的地方。便沿街找了一位扫地的阿姨问路,阿姨告诉我们,往前走过两个红绿灯,就有一个菜市场了。第一次来常州时到过南大街,拍过热闹的商业街景象,大哥还在这条街上买过一个手机。我们旧地重游,说着和上次一样的话题,常州远没有上海人多,不那么拥挤热闹。
网上下载图片
不知是不是大哥买手机的店
这是2014年的照片,不知现在黄金是何价。
很快就走过两条横马路了,问一个站在路边的协警,哪儿有菜市场?他抬手一指,哈,原来就在斜对面那幢大楼下面,黄底绿字的招牌“广化菜市场”。进得菜市场,如鱼得水那般自由。灯光暗了些,但是各种商品摊都排列整齐,很诱人的。坚果干货、糕点糰子、豆制品,二楼有卖杂粮的。先满足一下我们的购买欲望吧,第一要买的是干磨糯米粉,过年前做我家传统点心枣饼要用的。可是大上海没有卖干磨糯米粉的,网上买的都不太正宗,委托常州亲戚邮寄也是件麻烦事,因为一般邮局不让寄白色粉末状的东西。想起老早是配给供应,少有干磨糯米粉,现在是没有供应,就更没有了干磨糯米粉。要保持下传统也有点难的,所以一买就买了十斤干糯米粉,二斤大米粉。接着是到豆制品摊卖豆渣饼,这是一种常州人爱吃的东西,用豆渣压成的小块饼状。炒着吃,做汤用都可以,有着长长久久的家乡味道。我们一下子买了四斤,热心的摊主知道我们是从上海来的,给了许多小塑料袋,说是回去大家分分。最后就是常州糕团了,一位妇女坐在摊位后面(我们自己年纪大了,不好意思说人家是老太),跟前摊上摆的全是各式糰子。小妹叫着糰子的名字,甜油酥、咸油酥、菜糰子、萝卜丝……,摊主应声点着各种糰子,好!一样来两个。哈哈!带来的一个空拉杆箱,一下子就装满了。
广化街菜市场
买杂粮的摊主
卖豆制品的大姐
豆渣饼
常州糰子
走出广化菜市场,门前广化街旁是一条窄窄的河道,那是大运河的支流吧。沿着河边小道,我们一路前行,隔一带绿化丛,一旁是西瀛里路。广化街路口第一座桥叫“弋桥”,也叫“天禧桥”又名“驿桥”,一座桥三个名字,也是难得了。太阳出来了,两岸垂柳、香樟倒影河中,行在岸上,有点优哉游哉的味道。走过尚书码头,再过红杏桥,河道渐渐变宽了。
西水关桥
西水关
西水关正面
西城墙
西瀛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