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行(三)——墨尔本

标签:
澳大利亚墨尔本 |
分类: 旅游 |
墨尔本花絮
我们本次澳洲之行的第三个区域是塔斯马尼亚岛,由于塔岛和澳洲本土并没有陆地相连,于是就有了我们在墨尔本转机的机会。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天一夜,却也是丰富多彩的。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曾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且连续三年摘得过桂冠。墨尔本坐拥宁静的亚拉河谷,宛如一个头戴多顶皇冠的婀娜女子,颇具八面玲珑的气质,虽然仅靠一面之缘是难以看透她神秘面容的,但是只要靠近她,就会被她那四处弥漫的艺术气息深深吸引。我是第二次来到墨尔本了,匆忙中只觉得墨尔本更加的繁华热闹了。
墨尔本街头见闻
由于是转机停留,我们在墨尔本的游程都是常规的:外观国会大厦、圣派区克大教堂、库克船长小屋,还去了联邦广场和皇家植物园。在从国会大厦往大教堂去的路上我们享受了一下墨尔本的免费市内公交,乘坐了86路有轨电车。澳大利亚珀斯、阿德莱德的市内公交也是免费的,不过我们没有乘坐。
国会大厦真的只是匆匆路过,看到有人在拍结婚照。圣派屈克大教堂倒是比较仔细的进行了外观,这是1863年由著名英籍建筑师威廉华德尔所设计的,全澳洲最大的罗马天主教堂,也是被国际上认为最经典的哥德式建筑物中之一。十年前的一个黄昏,我也是跟旅行团来到过这里,十年后再来,发觉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主要是周围多出了很多建筑,不再清净。在同样的位置再拍一张照片,岁月苍老了面容,也沉淀了内心的浮躁。
国会大厦
圣派区克大教堂
那天教堂里有事情
大教堂一隅
大教堂前留个影
十年以前的留影(光线不对)
教堂后面
十年以前的留影
在86路电车上
库克船长的小屋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费兹洛公园内,是为了纪念第一位抵达澳大利亚的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的。这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简单、朴实,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沧桑。1728年詹姆斯·库克就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的这座小屋里。1934年墨尔本建市100周年大庆时,澳大利亚一名实业家拉塞尔爵士出资800英镑,将库克船长在英国的故居买下,作为礼物送给墨尔本市民,小屋被原汁原味的从英国搬到了这里。进小屋参观是要买门票的,我们中的团友进去看了,还拍了视频让我们看。小屋分上下两层结构,楼上是库克船长父母的卧室,楼下有一间是厨房和会客厅,还有一间是库克居住的小卧室。小屋门口的小径旁,立着库克船长的紫铜雕像,周围还有一些穿着十八世纪服装的人。
库克船长小屋附近有一个室内花展,让我们捡个外快,欣赏到许多美丽的花卉,还留下不少倩影。
库克船长小屋外
接下来一个景点是游览联邦广场。墨尔本联邦广场地处墨尔本市中心,南缘亚拉河畔,北靠弗林达斯路,西临圣基尔达路,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多功能广场。1997年,联邦广场的独特设计获得了伦敦雷博建筑设计大奖,同年联邦政府,州政府投资4亿3千万澳币动工修建,2003年投入使用,最终成为21世纪墨尔本的新象征。导游说原来这里是火车站,纵横交错着很多铁轨,现在就在这上面建起了一座新城,很了不起的。这里确实很热闹,车水马龙,也有点喧哗。匆匆在圣基尔达路走了个来回,看到了墨尔本平时的普通生活。当走到亚拉河畔的时候,我找回了十年前的感觉,宁静安详。我想澳大利亚是地太大,人相对太少,人们才向往热闹,而我们却相反的喜欢上了安静。
墨尔本街景
圣保罗大教堂
这一天大教堂有重要事情
大教堂侧面
街景
火车站
联邦广场
宁静的亚拉河
最后一个景点,我们来到了皇家植物园,这个十年前给我留下太美回忆的公园。但此次我却没了那种欣喜,还有点失望。皇家植物园没有了往日的宁静,人很多。湖水不再清澈,布满了落叶杂物,甚至空气也不清新了。稍微走了走,拍了几张照片,却没有让自己留影,我愿保留十年前那两张照片的情景,不愿被改变。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
来到墨尔本,才知道澳大利亚的中国人真不少。机场、马路、商店到处都有中文标志,你不用担心看不懂。大街上处处可听到中国人的说话声,说上海话的也不少。我们住在唐人街附近的酒店,感觉是在香港。那天晚上是我们这一行人会友的时间,全团8家人家有四家会客的,还有一家旅游结束后继续留下会友,超过60%了,知道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密切关系了吧?可见一斑。
夜晚,我们住宿莱吉斯酒店。第二天上午飞赴塔斯马尼亚岛,开始最后一段游程。
宁静的亚拉河
酒店窗外的墨尔本
墨尔本机场候机大厅
飞赴塔斯马尼亚
2016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