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行(二)

标签:
北欧挪威 |
分类: 旅游 |
北欧四国行(瑞典、冰岛、挪威、丹麦)
峡湾之国——挪威
挪威西部海岸的峡湾,以其磅礴的气势,多彩的姿态而闻名于世,峡湾是挪威的灵魂与骄傲。因此,挪威一向有“峡湾之国”的美誉,去挪威不看峡湾,就等于没到过挪威。很多人都是为了看峡湾才去挪威的,那么我选择第二次到挪威,也是为了更好地看看挪威的峡湾。
盖朗厄尔峡湾
先说说峡湾是如何形成的吧,书上说,峡湾是在冰川的作用力下形成的。很多很多年以前,冰川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厚度,并且开始融化。冰川融化由高山向海洋下滑,而海洋最终将融化的冰川吞没时,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将山壁打磨侵蚀,成为峡谷与沟壑。当海平面再次上升,接近海岸的峡谷被海水倒灌后,便形成峡湾。所以峡湾里的水不是河水,而是海水。而冰川的另一部分至今仍然盘踞在内陆山峰的峰顶。随着冰川积雪的融化,雪水从悬崖峭壁上奔腾而下,形成瀑布,为峡湾增加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挪威最负盛名的有四大峡湾,从北往南依次是:盖朗厄尔峡湾、松恩峡湾、哈当厄尔峡湾和吕瑟峡湾。我们这次有幸去到两个峡湾,一个是号称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松恩峡湾,另一个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壮丽秀美的盖朗厄尔峡湾。我们在峡湾三天两夜,坐了两次峡湾游船,还深入冰河区域,登上1500米高的冰雪展望台,一路饱览了峡湾的秀色风光。
第一段松恩峡湾(8月28日)。
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达240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两岸山高谷深,谷底山坡陡峭,垂直上长,直到海拔1500米的峰顶。峡湾两岸的岩层很坚硬,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并夹杂着少数的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岩。松恩峡湾最迷人的一段是纳柔依峡湾,也是世界最窄的峡湾,处于松恩-菲尤拉讷郡。纳柔依峡湾全长17公里,狭长且充满了自然的野性美,最窄处的水面仅有300米宽,沿岸都是高达1700米的大山。2005年纳柔依峡湾及其周边地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游船离开码头,驶向松恩峡湾。
第二段盖朗厄尔峡湾(8月29日)。
盖朗厄尔峡湾是挪威峡湾中最为美丽神秘的一处。峡湾全长16公里,两岸耸立着海拔1500 米以上的群山。200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盖朗厄尔峡湾以瀑布众多而著称,有许多瀑布沿着陡峭的岩壁泻入该峡湾,比如“新郎的面纱”和“七姊妹”等。七姐妹瀑布像一幅自然的画作。瀑布的平均高度大约为250米,七根瀑布一字列开,奔腾而下。当水位较高时,这里的景观极为壮观。在游船即将靠岸的时候,我们都看到了一旁山上著名的有着11个“Z”字路的“老鹰之路”。
盖朗厄尔峡湾
看完峡湾说峡湾。2007年第一次坐船游松恩峡湾没有给我留下特别美的印象,同行的人也都是那么感觉的。相反有些去过中国三峡的人,认为挪威的峡湾还没有长江三峡好看。我没有去过三峡,不能妄加评论。但是我读过郦道元关于三峡的课文,对有些描述还是有些记忆的。比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素湍绿潭”、“悬泉瀑布”等的描写,画面感还是很强的。待第二次走过挪威峡湾,我有了这样的感觉:游挪威峡湾不在于坐游船看峡湾,那过于平静,不够险峻。游挪威峡湾,重在整个行程要行走在峡湾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那才能真正感受挪威峡湾的气势和美丽。
第一天,在坐船游玩松恩峡湾,到达纳柔依峡湾段时。我们上岸了,并在那里住了一晚。那是个美丽的小镇,酒店的名字叫斯托尔海姆,在这家家庭经营的酒店可以俯瞰奈略谷,享有山谷的全景。酒店内陈列了多种古董,可以让人回顾历史,仿佛置身在那个年代的环境中。
纳柔依峡湾小镇
第二天,在游盖朗厄尔峡湾之前,我们先去了布里斯达冰河。布里斯达冰河是欧洲大陆最大冰河的分支之一,是唯一能够轻装简行,近距离接近的大冰河。据说冰河区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有魅力,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欣赏到山水如画的美。我们在这夏季的雨后来到这里,蓝色的冰河悬在山顶,四周都是黑色的岩石山,光溜溜的寸草不生。不过山体的上部、中部就开始有树有草了。在高纬度的北欧,这个时候就秋凉了,放眼望去,有绿有黄,是彩色的世界了。只有在我们的周围才是青草绿树,如同春天般的朗润,散发着植物的清香。融化的冰川,汇成滔滔的瀑布奔腾而下,又汇成涓涓溪流,从身边流过。突然,觉得四周悄然寂静,连风声都没有,只有我们这群来自异国他乡的人。那天中午我们在冰河附近的小镇午餐。
随着年代久远,气候变化,冰河越来越短了。
下午离开冰河,一路风景如画,司机非常的应景,总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让我们下车拍景。终于来到要坐船游览盖朗厄尔峡湾的地方——海勒叙尔特。海勒叙尔特是位于盖朗特峡湾内的一个美丽的渡轮小港,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海勒叙尔特依山傍海,说它是小漁村,好象不太对,这里看不到想象的漁民;说它是小城镇,好象也不太对,它规模太小,整个镇内人员稀少。其实,它很象个风景优美的度假村。海勒叙尔特是个被群山环抱的静谧小镇,时至仲夏,抬头远眺山顶,白雪依稀可见。融雪汇成的山间溪流咆哮着穿过小镇。
路上风景
从盖朗厄尔峡湾游船下来已经傍晚了,这天的天气并不好,我们还有一个十分让人向往的景点——达尔斯尼巴展望台。景点介绍告诉我们,达尔斯尼巴展望台就建在达尔斯尼巴山峰顶,峰顶异常平坦,而且面积相当大。展望台的周围都是高原冰盖和荒山峻岭,风声停止时周围异常的宁静,有一股难以言状的超脱。可是我们去的那天并不是这种场景,而是风雨交加,山路迷蒙。司机在全体旅友的鼓励配合下,稳健的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最后到达1500米的峰顶。达尔斯尼巴展望台,是一处收费景点,但无人值守,有一收费箱,散客和旅游团是自觉投币的。真的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哦,山顶无名的风刮得人都站不稳脚,斜风斜雨让人睁不开眼。只能算是到此一游啦,每个人都把那块标志牌拍了下来,证明自己上到了达尔斯尼巴展望台。下山的路依旧那么崎岖陡峭,可是大家胆子都大多了,集体数着每个拐弯,直到下到平坦的山地。
上达尔斯尼巴展望台
那晚我们住在盖朗厄尔镇的盖朗厄尔酒店。盖郎厄尔镇位于盖郎厄尔峡湾的顶端,是水路和公路旅游路线的中转站。小镇的常住人口很少,但因为拥有盖朗厄尔峡湾,小镇就成为度假游客的必到之地。 挪威到处的风景都如仙境般美丽,盖朗厄尔也是如此,酒店虽然只有三星级,但是享受到的美景却是五星级的。
远看盖朗厄尔
第三天我们从盖朗厄尔小镇(村)出来,途径老鹰之翼观景台,这里是领略盖朗厄尔峡湾风景视野最好的地方。站在这里,俯瞰峡湾,视线非常开阔。传说之所以有老鹰之路、老鹰之翼这样一个霸气的名字,是因为每年春天在公路开放的前几天,经常有老鹰在观景台附近聚集。
在游船上看到的老鹰之路
峡湾游的最后一个景点是精灵之路。精灵之路的景色与老鹰之路大不相同,这边属于非常典型的高原风光,沿途到处都是大石块,地表仅有苔藓地衣,还有冰雪融化后留下的水潭,山上光秃秃的,很荒凉,但是也很刚毅。与老鹰之路一样,精灵之路也有11个“之”字形弯。沿着仅供一辆车通行的道路蜿蜒而下,边上即是陡峭的悬崖,一条名为“丝带”的瀑布一路伴随我们顺山而下。精灵之路是在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监督下,历时8年建造而成,于1936年对外开放。公路曾多次加宽,但是如今超过12.4米长的车辆依然禁止通行。远处峡谷的尽头便是我们要去到的城市翁达尔斯内斯。
去往精灵之路的路上
峡湾之游结束了,在尽兴游走在异国他乡的途中,我也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还不在国内看美景?第一个理由当然是年龄问题,先走远的,然后是近的。还有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我总觉得在国外旅游很干净,环境好,人少。不管是城里乡下,到处都很整洁清爽,遇到外国人,语言不通,但都很文明礼貌,打个手势,做个动作,微笑一下,就可以交流了。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