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欧罗马尼亚小城古堡 |
分类: 旅游 |
美丽而曲折的罗马尼亚之旅(一)
“罗马尼亚是东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欧洲排名第十二。它的地形奇特多样,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蓝色的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和绚丽多姿的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 有罗马尼亚脊梁之称的喀尔巴阡山绵亘在罗马尼亚40%的国土上。而多瑙河则流经罗境内1075公里,其国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数百条河川,大多终与多瑙河汇流,形成“百川汇多瑙”的水系。”这样的介绍,可以让人们对罗马尼亚的美丽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再加上民间乐曲“云雀”的优美旋律,那高亢的颤音所展现的山林中云雀争鸣、阳光明丽的一幕,说罗马尼亚是美丽的,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可是,我在我们的罗马尼亚之旅前面还标上了“曲折”二字,里面一定有文章。
布加勒斯特老皇宫
布加勒斯特议会大厦(人民宫)
布拉索夫老市政厅
俯瞰布朗
罗马尼亚沿途山水
湖泊牛马
锡比乌
小城街道
沿途加油站
我们先说美丽的罗马尼亚,我感觉罗马尼亚那美丽是自然的,质朴的。罗马尼亚虽然地处斯拉夫民族的环抱之中,但却不是斯拉夫人,他们的祖先是达契亚人,公元一世纪后被罗马帝国征服,后来就是达契亚人和罗马人的后代了。有一部电影叫《达契亚人》,充分表现了这个民族的英勇和不屈不挠,以及最终和罗马人融合为了一个全新的民族。去罗马尼亚,第一个就是要看它的历史遗迹和古城。由西向东,我们在德瓦去看了德瓦古堡(即达契亚人城堡),那样一座雄伟的山丘就矗立在市中心,远远看去山顶上的古堡残体在晴空艳阳下熠熠发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得到。这座古堡凝聚着德瓦人千年的历史,吸引着万人的目光,是罗马尼亚人的骄傲。我们是在太阳下山以后登上这座山丘,并踏进这座只剩残垣断壁的古碉堡的,盘旋而上的木梯,显示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但这座没人可以攻破的城堡不是毁于战争,而是由于雷击引起堡内弹药库的两次爆炸,最终彻底摧毁。在这样一个天色渐暗的时光,在这样一个只剩断墙残垣的危险地方,你们猜,我们碰到的最多的游客是谁?是一队队由老师带着的罗马尼亚少年儿童,他们来这里是为凭吊先人,不忘历史的。这样的一个老师带二、三十个学生在室外进行实地教育,在欧洲到处可见,可在我们国内恐怕是不可想象的。这座高踞山顶,已只剩破残废墟的德瓦城堡让我感受到了,罗马尼亚人是如何在传承他们的历史的。
远看达契亚城堡
近看达契亚城堡
门口
上山索道
城堡废墟
俯瞰德瓦
在废墟上遇见最多的是孩子
山上山下
山下博物馆
国王纪念碑
德瓦城市建筑
在罗马尼亚的中部的比尔坦和布朗,我们还参观了两个重要的古堡。一个是建于15-17世纪的比尔坦教堂,这是一个要塞式的教堂。教堂保存了原来的中世纪风貌,由此也被列入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当中。另一个布朗城堡,城堡所在的地势极为险要,它建在一个小山包上,背靠难以翻越的大山,俯瞰从山谷中穿过的大路,从路上经过的任何人也难逃城堡主人的眼睛。布朗城堡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4个角楼,各有各的职能。4个角楼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都有射击孔,整个城堡就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战斗堡垒。但布朗城堡后来被人们称作吸血鬼城堡,那是因为一位19世纪的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 ,以布朗城堡和它的主人为蓝本,写下了《吸血鬼》一书,并畅销全球。如今被人们广泛传播的“吸血鬼城堡”,替代了城堡的原名,也为此地招徕游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比尔坦街景
比尔坦防御教堂
俯瞰比尔坦
布朗
俯瞰布朗
远看布朗城堡
布朗城堡内部
窗口的小炮
布朗山景
在罗马尼亚我们去到了几个小城镇,它们都各有各的特色。如橡树之城锡比乌,这个建于800多年前的城市,是日耳曼民族最集中的地方,古老的城堡、珍贵的文物,处处体现出中世纪古城的绚烂气度。这里也是罗马尼亚的爵士之都,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性的爵士音乐节。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锡比乌已于2007年当选为欧洲的文化之都。说它是橡树之城,可能是这里的橡树很多?但是我们都不认识橡树。不过这里有很多木制的餐具或用具,我们都多少买了一些,带回来留作纪念。锡比乌也被叫做“眼睛之城”,它的每栋房子的屋顶都有一个或几个像眼睛一样的窗户,或大或小,或眯缝迷离。那眼睛般的窗户,似乎在告诉人们不要做坏事哦,有人看着你呢。小城锡比乌就建在山坡上,在城里上上下下走走,十分的美丽动人,只觉得时光过得太快。
锡比乌老城
老城广场
广场钟楼
眼睛之城
老城风景
锡比乌的饭店
锡比乌饭店门口等车
第二个小城是布拉索夫。布拉索夫现在是罗马尼亚中部的工业城市,但是我们只去到了它的老城,那里保存了原汁原味的中世纪风情。那天正好是周日,早晨,老城中心广场上静悄悄的,肃穆的老市政厅大楼依然占据着广场的中央,门前的喷水池在晨光里轻盈地喷洒着。很多商店都还没有开门,只有我们这批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老城中来来回回,似乎寻觅着什么。在那里我们看到了“黑色教堂”,这是著名的古建筑,建于14-15世纪,具有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1689年教堂被焚毁,石墙被烟熏黑。重建后,外墙仍呈黑色,“黑色教堂”由此得名。还去了圣尼古拉斯教堂,黑色尖顶的圣尼古拉斯教堂现在的建筑改建于1594年。教堂旁边是第一罗马尼亚语学校(开始于1583年),附近是公墓。因为是星期天,来这里做礼拜的人很多。
布拉索夫街景
广场一隅
老街
街道
黑教堂
教堂
街头鲜花
老市政厅和喷水池
广场一隅
圣尼古拉教堂
教堂旁的语言学校
第三个小城是锡纳亚。锡纳亚位于海拔844米的布切吉山坡上,冬温夏凉,风景十分优美。这里是罗马尼亚南喀尔巴阡山区的疗养和旅游中心,有许多现代化的旅馆、疗养院、野营地、运动设备及古老的城堡、修道院等。我们来这里仅仅几个小时,逛了一圈,吃了一顿午餐,没有看够,浪费了这儿的风景了。不过,我在此买了两个洋娃娃。
旅游胜地锡纳亚
(未完待续)
201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