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静安雕塑公园

标签:
走走看看逛上海退休生活 |
分类: 旅游 |
每周“走走看看”
推荐静安雕塑公园
退休以后,很多次去国外旅游,每次回到上海,心境都是不一样的。早些年,总会有沮丧的感觉,觉得上海的天不蓝,绿化不多,街道不整洁。一年一年的,渐渐的这种感觉有了微妙的变化。上海的高楼是越来越多,比国外的大城市是一点也不逊色。上海天蓝的日子也多起来了,蓝天下的景色总是更显美丽。最喜欢的是上海的绿化小区越来越多,可以供人们闲暇之余走走看看。
静安雕塑公园景色
前两天去了静安雕塑公园。这块地方原来很熟悉的,因为读的是静安区的中学,所以同学、黑龙江的战友有些就住在这一块附近,比如大田路、新闸路。这个公园地处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山海关路及成都北路之间,总面积有6万平方米,是静安区最大的公园。而顾名思义,这个公园是我们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一座专类雕塑公园,是兼有生态功能、艺术功能、文化功能的城市雕塑公园。很凑巧,最近这里还在举行2014静安国际雕塑展,有来自11个国家15位艺术家的59件顶级雕塑作品,为我们的“走走看看”增添了浓重的色彩。
公园1号门(北京西路石门二路)
公园的平面图像一只鞋子,我们从西南角1号门,鞋子的顶端进入公园,马上被公园的场景吸引住了。在这个繁华的市中心,竟然有这么一处宽敞美丽的净土。不愧是雕塑公园,进门一眼望去就见好几座雕塑。必须原谅自己对雕塑艺术的无知,我不知怎么拍才能诠释每件雕塑的含义,只能根据光线角度粗陋的拍摄。我们沿着这只“鞋”的鞋底,一路往东走去。右手边外面是北京西路,里面是一块一块的花圃,各种颜色的花草,整齐排列,中间都有一个关于音乐的雕塑。左手是宽阔地带,可以看到远处的高楼及近处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有那一尊远看是熊,近看才知是狐狸的雕塑(不只是什么材质的)。路的尽头是公园东南角的5号门,“鞋底”到头,该转向“鞋筒”了。
人群和雕塑群和谐相处
左手开阔地带
右手和音乐相关的雕塑
远看以为是熊
转身近看才知道是狐狸
外面是南北高架成都北路,我突然发现门口那堆花草树木特别美,很有神韵,这才对公园除了雕塑以外的其他方面更感兴趣。我们拐到偏中间的那条路走去,左手边是一条人工水渠,带着一种清凉和灵动,潺潺流淌着。水的那头站着一个头戴鹿角的孩子塑像,腰部圈着一只小黄鸭。雕塑前站着两位白发老人,正仔细地看着说着,我不忍心打搅她们,便把她们一起留在相片里了。右手边的草地里卧着一片黑牛的雕塑,它们姿态各异,都是很安然的样子。
水渠
右手旁有一条长长的通道,应该说是林荫道。我们回到公园东面那条路上去了,继续沿着“鞋筒”的边往北走,那里有很多外国大师的雕塑作品,都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外面成都路高架是很繁忙喧闹的,公园的里面却是非常安静的,一墙之隔两重天。越走越觉得公园的艺术性,花木的摆布,装饰性的建筑都显示了设计者独具匠心。小路迂回曲折,花草婀娜多姿,伴随着各种水源、池塘,还能看到各种雕塑,让游人很尽兴。我们还看到有一群老人在一起引吭高歌,唱的是苏联老歌,这是公园里的另一景。
爱心鹦鹉
生活雕塑
小道
猫喝水
各种雕塑
小路
唱歌的老人们
我们拐到公园的最北面了,也就是“鞋筒”的上方,外面是山海关路。这里比较人少,有学生的雕塑作品,还有在建造中的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往西走,回到中间这块空旷的地方了,沿路有鸵鸟身首分离的雕塑,“保卫家园”的雕塑,关于“生命”的雕塑等。眼前就是新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了,外形很清新亮丽,据说年底能开张迎客。自然博物馆的右侧有一弯斜坡,上面绿草茵茵,很美,博物馆和雕塑公园自然合成了一体。
学生雕塑
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
身首分离的鸵鸟
三角形
保卫家园雕塑
生命雕塑
上海自然博物馆
再往西走,就是走在“鞋面”上了,又回到了进门处的附近。于是在不同的方位上再拍几张照片,我们的游园完美结束了。在此,不妨用公园雕塑展的主题说话:这个展会的主题为“城市家园”,可解读为城市公众精神寄托之地,旨在利用城市中的公园和公共文化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和释怀的空间,引导人们共建和谐家园。朋友,是不是很值得走一走看一看啊!
女孩和小鹿
进门时看见的雕塑,像一把剑。
出门时发现是一面凸面镜,能照得出我们。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