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行之三

标签:
常州探亲寻古退休生活 |
分类: 旅游 |
常州行
——之三探亲
兄弟姐妹们一起去常州寻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去看看阿姨家的表兄弟姐妹们。
先生家祖籍是浙江鄞县,从习惯上讲,应该是原籍更让人牵挂,亲戚间走得更近乎,但从我这个外来的儿媳妇看来不太是这样。公公是家里的长子,我觉得婆婆对宁波老家的关心多数是出于一种责任,因为对于一个传统的家庭,一旦父亲不在了,那么就一定是长子代父,要把下面弟妹们的事情都担当起来的。前年国庆我们回宁波老家探亲,我从四婶和弟妹的言语谈吐中就感觉到,他们是很敬重婆婆,即他们的大嫂和大姆妈的。而婆婆是常州人,她的父母和一个姐姐都在常州,因此婆婆对常州,对她自己娘家的关心就是一种亲情关系了。
常州文亨桥
常州怀德桥
常州蓖箕巷
常州天宁寺和红梅阁
常州红梅公园
两家亲戚的走动,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就渐渐少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老一代的人老了,都不便走动了,而且在后来的十年之间也都相继离开了我们。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下一代都长大成人了,各家都有个家要忙的事。原来我们这儿六兄弟姐妹,阿姨家五个,后来就变成三、四十个人了。再要有孩子成家的,那人就多了去,两地的人碰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回大哥家发兴,侄女从加国带着儿子回来,在上海约了孃孃、叔叔、婶婶、弟弟和堂妹共十一人回常州探亲,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也让常州的表兄弟姐妹们欣喜万分。
我的常州早餐
常州篦箕
接风的菜
自己家蒸的鱼,这是只有常州河里才有的鱼哦。
蛋煎馄饨,吃过吗?
那天中午,小表弟接到我们后,便引路把我们带到了老家附近的一个餐厅,给我们接风,他们来了阿大、阿四、阿五三家人家。除了饭店里有常州特色的菜,表弟妹还亲手做了河虾和蒸鱼,让我们尝尝正宗家乡菜的味道。下午浩浩荡荡的两家人一起去了南运河边寻故,又一起去了淹城遗址公园。晚上大哥请客,阿姨的大儿子一家也来了,两家一共二、三十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圆晚餐。饭后,表兄弟姐妹们又集体把我们送回了酒店。这前前后后的十个小时,说不完远远近近五、六十年的话。如今各自的孩子都是当年我们的年龄了,是乡音让大家都又回到了那个年代,说起了许许多多双方阿姨、姨夫的往事。兄弟姐妹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我看还是“吃”,常州糰子、麻糕、寸金糖,还有豆渣饼、扣肉,在那物质生活很不丰富的年代,这些肯定是孩子们最美好的回忆了。常州阿姨、姨夫灵巧的双手曾经为上海的外甥们做过许多美食,但我不知上海的阿姨、姨夫(即公公、婆婆),为常州的外甥们带去过些什么,应该是上海的糕点糖果吧,我心里这样想。
兄弟姐妹们
第二天一早,表弟们到酒店来和我们告别送行,因为下午我们就要回上海了。这一、二十年少有联系,见面却都已白了少年头,让大家都十分感慨。托上代老人的福,两家的孩子们现在都很好,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都还滋润,可以告慰在天的父母了。去时,我们带给表兄弟姐妹的是上海的洋酒、西点糖果,回来时,表兄弟姐妹们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让我们带回了充满家乡情意的常州糰子和麻糕,还有我十分喜欢的干糯米粉。
车行百里,渐行渐远,又步步靠近,远去的是故乡,走近的是上海的家。纵然很少去,或从未去过,也因为有自己熟悉的亲人,变得很亲近,很可爱。
常州行,行常州,只为常州是故乡。
(全文完)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