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旅游胜地之二

标签:
土耳其之旅库萨达斯以弗所杂谈 |
分类: 旅游 |
这是土耳其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
古城以弗所(埃菲斯Efes)
11月22下午,我们离开棉花堡,一路西行,前往爱琴海边的库萨达斯(Kusadasi),行程约195公里。土耳其一向以历史古迹众多而闻名,据说有“露天博物馆”的美称,而其中以爱琴海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选择库萨达斯作为落脚点,是旅行社有意而为之的吧。
从棉花堡去库萨达斯的一路美景
库萨达斯(Kusadasi),是根据音译的,而如果按意译,则是鸟岛,所以导游在解说时,也通常称其鸟岛。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这座依海而建的小城,入住古泽尔坎利酒店。这是一家海滨酒店,就坐落在爱琴海岸的长滩上。这里本是欣赏爱琴海落日的最佳地点,可惜我们全都忘了这一点,到达酒店时,天色已黑,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不过第二天,我们很多人还是起了个早,冒着深秋的寒意,在长滩上留影了。海边十分宁静,细浪拍岸。太阳从山的那边升起了,照在清冷的海面上,海面顿时波光粼粼,有了生气。这是一个很美丽的酒店。
库萨达斯夜色
早上的古泽尔坎里酒店
爱琴海长滩早上
库萨达斯日出
古泽尔坎里酒店正门
酒店内游泳池
长滩日初照
出发路上
以弗所在库萨达斯的北面,早上出发后,大巴先把我们带到了一座山上,此山名为“夜莺山”,也有说叫克雷索斯山的,这里是基督教的圣地。相传耶稣死后,圣约翰按他的嘱托,把圣母玛利亚安顿在了这里,直至她终老。后来经过多人的考证,证实了这里确是圣母玛利亚最后的家,成了基督徒朝圣的必去之地。其实这里很小,走进山里,一路走来,满眼秋色。先看见一尊古铜色的圣母像,然后看见有一座小礼拜堂,里面供奉着一尊圣母像,游客进入不得照相,但里面很小,转一个身就到礼拜堂外面了。不过,这里四周的环境是十分优美而静谧的,幽幽的山谷,繁茂的树林,山坡上还有一汪泉水,被称之为“圣水”。在下山时见到一面墙,墙上被虔诚的信徒们挂满了洁白的同心结。
路上
夜莺山上
满山秋色
圣母像
小小礼拜堂
礼拜堂内圣母像
礼拜堂后门
礼拜堂侧面
圣洁的墙
藤缠树
一对宝贝
梧桐清秋
一路秋色
上午十点钟,我们来到了古城以弗所。据说这里已经被叫做埃菲斯了,可能在它被毁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中,更多的时间是被叫做以弗所的,所以还是称其为以弗所吧。公元17年,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把以弗所震为一片废墟,被历代君王不断扩建而成的以弗所就这样被毁于一旦,终结了它曾经辉煌无比的历史。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把这里辟为旅游景点,通过逐年的挖掘、修复,一座地中海东部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城,便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一年到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四方游客。
路上
我在以弗所
门洞
断垣残壁
遗迹中的小草
缝隙中的生命
以弗所的大树
以弗所古城遗址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长约 两公里,主要残留建筑有:音乐厅、市政厅、曼米努斯纪念碑、克里特斯街、塞尔瑟斯图书馆、石柱甬道、大剧场、浴室、港口大道等,看到这些遗迹,会深感历史的深刻和深沉。因为每天来这里的人都很多,所以要拍几张完整的好照片很不容易,东躲西躲的,角度就不好了,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在拍摄。人群中也有人一路在讲解或探讨的,那肯定是对历史有研究的。有一对对的老人,还有一群群的年轻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评判着眼前的一切。跟着人群一起走的,或者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是土耳其的猫。和我们在土耳其其它地方看到的猫们一样,每一只猫都那么富态优雅,步履轻盈,我看很多人都忍不住拍了好多猫像,是这次旅游的副产品。
音乐厅
市政厅
曼米努斯纪念碑
女神
塞尔瑟斯图书馆
图书馆雕像
图拉真喷泉和哈德良神殿
旅行者
讲解者
大剧院
石柱
大道
无处不在的猫
闭目养神的猫
青松和古迹相辉映
从离开伊斯坦布尔,我们就没有吃过中餐,这天中午在一家餐厅用西式自助餐。在那里我突然想起,出发前看到一位不认识的朋友在博客上回复:不要对那里的自助餐抱太大的希望,此言千真万确。这些日子吃的蔬菜不外乎七样:黄瓜、番茄、洋葱、胡萝卜、土豆、生菜、茄子等,生吃,煎、炒、炖,都是它们的排列组合。淡刮刮,甜蜜蜜,酸溜溜,跟我们的习惯区别很大。
下午去了一个皮革城。模特的表演很精彩,让好多人没看住自己的钱包,买了土耳其的皮衣。不过,我想旅游么,到一地也应该尽兴花一些钱,何况土耳其的皮衣还是很好的,从款式到颜色,都很吸引人。感觉美,就买一件吧,来年春天就可以漂亮一把。
已经是这次旅游的第十一天了,明天晚上我们就要起程回国了,心在想家和想玩之间游荡。下午两点钟,我们离开小城,前往此行最后一个城市伊兹密尔。这段路不远,90公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伊兹密尔怎么样?请看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