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伊斯坦布尔(下)

标签:
土耳其之旅伊斯坦布尔杂谈 |
分类: 旅游 |
美丽的伊斯坦布尔(下)
11月21日是我们在伊斯坦布尔旅游的最后大半天,去了两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美丽的景点。一个是多尔玛巴赫切王宫,另一个是比蓝色清真寺更古老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国的旅行团大多以“新王宫”代替多尔玛巴赫切宫那长达六个字的名字,来到新王宫的门口,就已感觉她的美丽。高高的宫墙大门,十分宏伟气派,上面还布满了精美的雕饰。进入大门,在长长的甬道上,见到一座洁白的大理石钟楼,目光一下子被吸引。然后就是美丽的王宫花园了,导游费了很大的劲,叫停我们这批人手中的相机,要先带我们参观王宫内部。这又是一个拍摄禁地,也只能走过路过,看过拉到。第一印象——豪华精美,竭尽奢华之能事。新王宫占地7000公顷,有285个房间、43个厅,另有大厅、阳台、土耳其浴室。跟着导游在里面七转八转,上上下下,一定要跟紧哦,否则容易走丢。宫里的地毯、吊灯、时钟、烛台等摆设都是非常精美的,令人眼花缭乱。细心的导游告诉我们,在那个时候,王宫里就有了暖气,让我们看墙边上立着的暖气片。还让我们看,所有的座时钟都停在九点零五分,那是因为土耳其的第一任总统凯尔默曾经把这里作为总统官邸,1938年11月10日,他在这里逝世,时钟便都停留在他逝世的那一刻。最后看那个大宴会厅是最奢华的了,金碧辉煌,圆顶、柱子、窗户,每一样都值得观赏。印象最深的是中间那个吊灯,富丽堂皇,出来后我买了一张吊灯的书签。
王宫大门前
王宫面海峡而建,蔚蓝的海,洁白的大理石王宫,花园里斑斓的花草树木、平静的水池,美丽得很呢。但有书上说,这是没落帝国悲凉的华丽,因为70年后,奥斯曼帝国便崩溃了。
紧接着我们又回到了老城区,参观1600年以前建成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里原来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后来改作清真寺,现在被称作博物馆,所以不用脱鞋就可以进去参观。外观圣索菲亚大教堂,土红的外墙,灰色的圆顶,很不同于其他的清真寺,广场布置也十分壮观。而一旦步入大教堂,当它的雄伟和庄严一览无余的展示在你的面前时,感觉有点慑人心魄。中间的大穹顶直径有几十米,离地高更有几十米,穹顶下面的人显得很渺小。大殿分为两层,墙上有许多关于宗教的画和文字,基督和伊斯兰教的内容都有,感兴趣的,并且懂这些的人可以仔仔细细看上一整天。
外观圣索菲亚大教堂
午饭后,导游让我们自由活动,可以在大街小巷逛逛,买些小东西留作纪念,这是此行和伊斯坦布尔最亲近的接触了。街上,人们很休闲,公共交通车辆很宽敞。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吃的东西,如软糖、坚果很诱人的,用的东西,如地毯、灯具、花瓶则很具有土耳其特色,我们走到小巷的小店买了一些小纪念品。在集合地点附近,我们又看到了土耳其的亚洲特色:人很多,推销商品的人也多,像苍蝇一样粘人,赶也赶不走。我们团队有好些人架不住小商贩的软磨硬泡,只好买了他们推销的中文旅游书,价钱上下相差一倍哦,这也是必须记下一笔的。
匆匆的,我们就要离开伊斯坦布尔了,这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不像上海那么现代,也不是罗马那种2600年历史全在人们面前袒露。伊斯坦布尔有它的特点,既是欧洲风格的,也完整保留着伊斯兰教的特色,还有一张张西亚人刚毅朴素的脸。
伊斯坦布尔早上
画外音:以后还来不来?回答:可以去!这座城市还有许多没有看到的东西呢。
(伊斯坦布尔篇完,土耳其篇待续)
二〇一三年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