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还限掉了什么
转眼,“限塑令”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四年多了,人们大多已经习惯:超市的马夹袋是要花钱买的,菜场的简易塑料袋不用花钱,在大卖场里,有人会去撕下水果摊旁的塑料袋用,以解自己没带包装袋的不便,而不在乎钱的人,照样每次都花钱买马夹袋。没有见到过统计数字,不知道这样“限塑”,对环保带来了多大的好处,不过我呢,还是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家里接连两天开了五朵昙花

不是专业摄影,用CASIO拍的,敬请谅解


回想起以前,商店有塑料袋供应的时候,到哪儿买东西都不用操心怎么拎回来。那时家里吃饭的人多,每个星期总有两三次要到附近的超市买很多菜,每次付钱的时候,营业员会根据你买东西的多少,拿好大小适当的马夹袋,然后一边把东西过收银器打价钱,一边就随手替你装入了马夹袋,付完钱,你拿了马夹袋就可以走了。那时,不管买多少东西,装了两个、三个塑料袋,拎回家时都没有感到不方便。我还看好了,有的营业员操作顺序特别好,先拿重的,不易碰坏的,放在下面,轻的、易碎的放在上面,吃的用的分开,干的湿的分开,有的营业员干活就比较粗糙,乱拿的,因此,我就专门找那几个好的营业员结账。
花谢以后

如曼妙的舞裙

自从实行了“限塑令”,买东西的袋袋倒没觉得少过,因为哪家都不忘记做广告,因此到处都能领到那种无纺布的袋袋,但还是让我感觉到了不方便。年纪大了,买东西的时候少不了一副老花镜,在超市里拿好东西到收银台前排队。一手拿着眼镜、钱包、装东西的袋袋,一手推着小车,等轮到的时候,把装东西的篮子放到操作台上,就开始手忙脚乱了。因为现在袋袋是你自己的了,营业员可以不用帮着装东西了,你必须自己区分着装。布袋子软软的,没有原来的塑料马夹袋好用,还要注意钱包、眼镜,不要落下什么东西,不要影响后面的人……每次都有点紧张。有一次我们俩在吴中路上的一个大卖场里买了很多东西,那个收银员小姐每拿一样东西过收银器后就随手一扔,而那个放东西的台面又特别低,因此那收银员小姐每扔一样东西,我先生就弯腰捡一次,那人还把两包薄薄的发酵粉扔到桌子的夹缝里去了,本事大吗?看得人直摇头。当时,我马上有了一个想法:“限塑令”还限掉的是一种服务。
半侧面

昙花向下垂了,意味着快谢了

不过,不是所有的超市、卖场都这样的。过了吴中路,南边的金汇路叫金汇南路了,那里可能居住着较多的韩国人,因此有好几个经营韩国商品或适合韩国人生活的超市。有一天我们也穿过了那条宽阔且车多的吴中路,逛到了一家这样的超市。超市里的商品很多,而且一看就知道质量明显好于家附近的那些超市,当然价钱也是好的,不过物有所值啊。走了一圈,买了一些这边没有的球生菜,好的黄豆芽、绿豆芽等,然后去收银台结账了。收银员小姐笑容可掬的要从我手中拿那个装物品的袋袋,开始还吓了我一跳,后来才知道,她要帮我装菜,让我好一阵感动哦。她随手装着,我告诉她,球生菜重,放在下面,豆芽容易碰断,放在上面。她马上打招呼:“我怎么没想到呢,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从进去到出来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可我的感觉是仿佛跨过了一个年代。我脑子里马上又有了一个想法:“限塑令”还限掉的是一种管理。同是吴中路,两边的商家为什么有截然不同的服务?因为有完全不同的管理,同样都是外来的小姑娘,都说着带方言的普通话,因为管理的不同,让她们成为了不同品质的营业员。
昙花的花蕊



也许有人要说我了,买点菜也要思考,又要做老师讲道理了。这我恐怕暂时还改不了的,但这社会上确实有太多让人费解,让人思考的事情。我希望有更多管着事的人,像我一样学会思考,试着改变一些不良的积习、做法,改变现在的社会风气。
注: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通知后来被群众称为“限塑令”。通知规定: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七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