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吧

标签:
夏日生活杂谈 |
分类: 心情 |
来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吧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女儿查到大概是 六月十四日的新民晚报上有一则消息,说上海缝纫机厂在中华路51号有一个门市部,那里有卖蝴蝶牌缝纫机的。我听了后马上反应说这门市部在小东门,因为我在工行小东门分理处上过班,那里是中华路15号。而我家先生则抽空去打了个样(实地踏勘),但因为他是不会踏缝纫机的,只能告诉我们,地点确实在小东门,里面也确有一台老式蝴蝶牌机头的缝纫机,400多元,不过是电动的,店里的人告诉他,现在已经不生产脚踏的缝纫机了。哦哟,一计头闷忒,原以为很好办的一件事,结果却是办不成的,怎么办呢?
我家大弟媳听说后,连忙告诉我们,她的一台老式缝纫机已经改装成电动的了,先拿去让母亲试一试,如果会使用的话,就可以给母亲买新的了。7月2日那个星期六,弟媳把那台改装后的电动老式缝纫机拿到了母亲那儿,谁知道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不要说母亲不会用,就是我,曾经也踏过几十年缝纫机的人,竟然同样不会使用电动的缝纫机哦,要么脚头太重,针速飞快,要么太轻,机器动也不动。这叫我太不“领本”了,怎么会这样,我不会做缝纫机生活了?
岁月真是不饶人,不管当年我有多么心灵手巧,娘家、婆家的人都穿过我做的衣服,也不管当年我多么能操持女工,女儿小时候的漂亮衣服都是自己设计制作的,至少现在,对着一台电动缝纫机,我是一筹莫展啊。所以,我一定要去买一台电动缝纫机,重新学会使用,再教会母亲!
7月3日下午,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去小东门了。下了延安路高架,经河南路拐进人民路,一路往东,过了方浜中路口,就是中华路了。曾经非常熟悉的小东门,变得有点陌生了,来不及考察究竟改变了多少,就下车直奔目的地了。门市部就在小东门分理处一条马路上,有两开间门面,因为是老房子的底楼,店堂还是比较高敞的。进门后兜了一圈看到,店堂右面卖的是上海缝纫机厂自己的蝴蝶牌缝纫机,左面的则租给了人家,卖的是胜家、兄弟等其他品牌的比较高档的缝纫机。一位高高的,大约有四、五十岁模样的营业员迎上来接待了我和女儿,他说着纯正的上海话,一听就感觉像“隔壁爷叔”一样,既亲切又热情。他先在产品陈列柜前给我们介绍各种档次缝纫机的特点、价位,我们确定要买中档最好的那一款后,他就把机器拿下架来,给我们试操作了。我学着踩一脚电动踏板,轻轻的,针脚就走起来了,到底是新的,原装的,比弟媳妇那个改装的轻盈润滑多了,我找着点感觉了,于是决定要买了。“隔壁爷叔”到店堂里面拿了一台新的缝纫机,拆开包装后,把机器摆上桌面,仔细教我们摆弄了。从缠底线开始,一个个零件、部件,装针、穿线一道道工序,他娓娓道来,是那么的熟悉、熟练,还穿插许多令人开怀的话。女儿说这装底线的梭子跟我小时候看见的一样的,“隔壁爷叔”马上接过话说:“哦,你长大了,它没有长呀。”店堂里围观的人挺多的,有人打岔问“贵吗?”“隔壁爷叔”讲:“老早买部缝纫机,不吃不喝半年工资,现在,随便一个退休工人一个月的退休金,就可以买三部了,侬讲贵吗?”哎呀,这话说得真舒心。全部介绍完后,“隔壁爷叔”又熟练地把机器装入盒内,指点我们另买了针、线等,领我们到付款台后,他又另接生意去了。女儿抢着付了钱,说她买个所有权。
这一天门市部的生意真好,我们之前,有一家人买了一台普通型的,我们买了一台中档的,我们付款的时候,那位打岔问价的已经和她家人一起在看和我们同一类型的机器了。从大家的交谈中,我知道这每一家人都是看了晚报上的消息来买缝纫机的,还有一位老伯伯,住在长宁区的,家里有部老式的蝴蝶牌缝纫机,他换了好几辆车,来门市部买几个小零件。有劲伐?
在这个闷热的夏天,在这个热闹的店堂里,我却感受到了一种清新,女人家买缝纫机不再因为它是“四大件”之一,而像我一样,是为了充实生活,为了重拾旧时的梦。
我已经开始在琢磨那台电动缝纫机了,怎么样,你也来一台?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