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九月初,今秋第一个强冷空气南下,连续好些日子的三十八、九度高温仿佛一夜间就消声遁迹了。刚脱去暑气,我们一群老同学便随旅行社作了一次“黄山风情游”,这次选的目的地是徽州和齐云山。早上6∶30分金龙大巴士载着我们准时驶离人民广场,一路在沪杭、徽杭高速公路上行驶,中午时分到达历史上徽州府下辖的歙县,吃了顿名不副实的“徽菜”,开始了十分向往的徽州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关于徽州的诗句,而我,一个一生不太有机会畅游天下的人,是在此次要去安徽旅游之前,上网查阅旅游资料做功课时,才对徽州有了些微的了解。从徽州归来,看着照片,细细品味,似乎真的有点如梦如幻的感觉。
到徽州,第一个想看而且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古”字,当然,你必须做到两眼不去看那五颜六色的商店广告,两耳不听那招揽生意的现代音乐,潜心做自己的访古游。旅游车径直开到古城门前,眼见城门已被装茸一新,城门外到处乱停着汽车、轿车,助动车在马路上飞驶而过,现代和古老被不协调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必须走进城门去才能领略古城的风光。
许国石坊是歙县城内最值得看的古代建筑,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俗称“八脚牌坊”,石坊雕饰艺术巧夺天工,八根柱子上的八只石兽形状各异,栩栩如生。听导游介绍了许国此人,再看此牌坊,确实有“很了不起”的感觉,在牌坊的前面、后面、侧面,看了个仔仔细细,如果还年轻的话,一定也会希望像许国一样仕途通达,门生遍天下,德望满朝野,只可惜我们都已经“落花流水春去也”。
斗山街是歙县城内徽商族居的一条古街,因其所依之山七丘相连,状似北斗,故而山得名斗山,街便称为斗山街。小街很窄,一色青石板的路面,两旁高高的山墙里是原来的徽商大家,因年代的久远都呈现了颓废的模样,只有门、窗、墙上的各种已经斑驳的木、砖、石雕饰还传承着历史,告诉后人当年这里的显赫与恢弘。街上店铺很少,柜台设在很里面,摆着一些杂货,门口腾出一块地方放些小桌椅,木头的地板,踩上去会吱扭作响。门前石头的台阶上猫在睡觉,狗在打盹,老人在闭目养神,一派慵懒闲散的样子,有的堂屋里有人在打麻将,这是小镇午后静谧氛围中最具声响的地方了。走出斗山街,仿佛走出了历史,眼前新盖的民宅,又唤人回到了现实。
渔梁坝、渔梁古埠和练江
渔梁是古徽州昌盛数百年的水路码头,至今由练江入新安江直达苏杭的船只都在这里起程。鱼梁坝在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鱼梁古镇还保持着古街衢的风貌,清一色的鹅卵石铺就了高高低低的“鱼鳞街”。我们从鱼尾的马甲坞坐船,经鱼梁坝,沿练江往鱼头的渡船头走,上岸后,又在鱼鳞街上由鱼头向鱼尾走,一个来回游遍渔梁古埠。坐船在练江上行,水面平如镜,两岸的山和民宅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水中有好多绿草滩,滩上有点点白鹭栖息,船经过时,便惊起飞走。山是绿的,水是绿的,在一片自然的苍翠中,连一点点规划的痕迹都没有,好一个古朴归真的地方。
离开渔梁古埠,我们去了一条新建的“老街”。老式的房子,开着新式的店,卖的是各式旅游产品,最多的当然是黄山的茶叶,徽州的笔墨纸砚。晚上我们宿在黄山市的“白云山庄”,十分简陋,但还算干净。十点钟就寝,准备明天一早游齐云山。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