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在中央提出要全社会关爱老年人,要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的大背景下,上海市人民政府积极行动,已于上个月出台了2006年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办法,比原来的办法增加了工龄这一块待遇,还连续第二年为年龄大、退休早的人更多地增加养老金,并且在几天内就补发到位了。
每个退休人员都有自己的原单位,只要不是关停并转的企业,也都关心着自己的退休员工。正当大家都翘首期盼自己的原单位会有些什么关爱之举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因为在全国上下声讨“分配不公”的时候,银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属于高薪行业,因此不要说增加些什么,还有减少的危险。唉,真是风水轮流转啊,1985年我就开始搞银行工资工作了,那时的行业工资统计表显示,银行业倒数第三,一点也没有“金饭碗”的风采,那时候的银行人向企业流动,图一个好的工资福利待遇。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确切地说,应该在1992年以后,银行业开始向高工资靠拢了,先是羞羞答答,亦步亦趋地张望,历经十年以后,到本世纪初就放开手脚了,终于名列前甲,彰显了“金饭碗”的魅力,于是精英名流纷纷往银行涌,二十年啊,前后两张脸了。
可是再高的山峰也有谷底啊,银行内部也有早年退休的人员,在家家银行拼命往“高”赶的情况下,我们有些老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并不比其他行同类人员好,有的还要差一些,而且更不能和我行后来退休的人员比了。因此多么想在这些人的身上体现一下组织的关爱呢,没成想会碰到被上级单位反方向的“关注”。正有点郁闷,忽见文汇报上一排字:“学会‘放弃’是一门学问”,颇觉新颖,便仔细读去,果然有心里一亮的感觉。作者何帆,年仅35岁,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等等许多头衔,是个经济学家,博士,哈佛进修生,本文是他为自己的新作《胸中无剑》写的。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修养,似乎有点看破红尘之嫌,不过修炼到这种程度还真不容易,很是佩服。我看中的是文章题目中的“放弃”二字,习惯了执著地追求,从没有想过“放弃”二字,还以为会亵渎了“追求”,看了这篇文章,觉得豁然开朗。原来人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选择“放弃”,真是退后一步,海阔天空。我虽然不是在名利场上追逐名和利,但是坚持自己的某些观点,会给别人造成压力,也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一切随缘吧,一定也有像我一样看到谷底并能有所作为的人的,而我只是无能为力罢了,只能选择“放弃”。
学会了这个做人的原则,今后会轻松许多,我不会是救世主,我只是我自己,像何帆所说的,“漫不经心地过一个真实的自我”。
二○○六年九月五日
摘录
◆
◆
追逐利益会让人变得贪婪,而贪婪会毁掉人的理性。
时刻提醒我名利场上的生活是如此的空洞和无聊。
◆
在任何时候都不是观念改变历史,改变历史的永远都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在海平面上观察的人会惊叹于海上的惊涛骇浪,但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却是默默循环的洋流。学者常常误以为行为是受观念的蛊惑,但是,不要忘了,人们之所以相信某种理论,不是因为他们被说服了,而是因为他们愿意相信。
◆
人生就是如此:把爱情看得太重往往为情所殇;把事业看得太重迟早要成为工作狂;把知识看到太重会变成书呆子;把财富看得太重会成为守财奴。
对于个人的生涯来说,我倒是觉得体验比追求更加可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