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六月十五,早已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候了,街上都有卖莲蓬的了,可是身处钢筋水泥林立的大都市,一点这样的感觉都没有,更看不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了,只能是自己一人独处时静静地想一想罢了。一日路过附近的花市,偶见一荷花盆景,觉得非常有韵味,忍不住驻足欣赏了一会,于是才有了点荷花的感觉。
那花盆并不大,四、五十公分大小,呈椭圆形。因为是盆景,所以荷花、荷叶、莲蓬,都那么小巧精致,安排得错落有致,而且一点都不失荷花的本色。最先入眼的是那片片荷叶,记得朱自清写的吧:“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读书的时候就对“田田的”作形容词形容荷叶有疑惑,尽管老师作为重点介绍,还是不太以为然,只是记住了那句“田田的叶子”。荷花才是这盆景的精华,一朵盛开,一朵已经有点蔫了,还有一颗小骨朵,但都在盆景中亭亭玉立。正如朱先生写的:“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看着这盆景,会想起许多关于荷花的美丽文字,以及这些美丽文字所描绘的荷花画面。
其实,心目中对荷花永远的感觉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描绘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以为欣赏荷花的人,也一定欣赏荷花的品格,会把它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更是我做人的原则。大千世界,红尘滚滚,潮起又潮落,谁能言自己丝毫不受尘世的干扰?那只有在自己走到生命的尽头,回望人生时,所以漫漫人生之路还是要靠自己紧紧地去把握的。
记得在职时,每年都对新进行员进行入行教育,而我每次讲完课后总是对新行员这么说:“今后不管你在哪个支行、哪个部门工作,都会有几双、十几双眼睛注视着你,那就是我们,人事部的全体同志。欢迎你,方便的时候到人事部来坐坐。”总是那么说的原因,是因为从纷繁世事走过的我,深谙这尘世的复杂,担心这些从象牙塔中走出的年轻人会有一天迷失自我。但愿我的年轻人都像我一样欣赏这六月荷花,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而且要香远益清。
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shd/shd-99100/public_html/lily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