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黑龙江往事 |
现在的家在上海,可结婚时的家在黑龙江,女儿出生时的户口就落在了黑龙江,因此,对这片土地总是魂牵梦萦,魂牵梦萦……
心动的岁月带我回家
今天是2008年的6月25日,后天我们将启程回黑龙江,6月29日,我们四十六团沪齐哈京津的300多名当年的知青将在齐齐哈尔聚会,然后回我们共同的故乡四十六团(九三跃进)。一位黑兄来电告诉我,前两天他已经看到了我们编辑的那本书,今天下午印刷厂还把印好的书送了过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带着这本书回黑龙江了。书名《青春淌过老莱河——跃进回响曲》,先自我陶醉一下吧,多美的书名啊!此书将赠给书中的每一个知青作者,赠给黑土地的父老乡亲,赠给我们曾经在黑土地上奉献青春的战友,还赠给我们所有黑兄黑妹的亲人。而书中记录的那桩桩件件往事,早已把我们带回了黑龙江,果真是人未行,心先动啊。
一位齐市知青在上了我的MSN共享空间以后,在网上跟我说:“你篇篇关于黑龙江的文章都说了什么时候能回去看看,这回终于如愿以偿了!”是啊,回家的路曾经那么遥远,家乡曾经杳无音讯。但是我们留给黑土地的思念却从未淡忘,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清晰,所以当我们拿起笔回忆当年时,笔下似有汩汩清流,每一个知青的文章都撩动乡情,都“煽惑”着回去看看聚聚的愿望。所以当阅读完八十多篇诗文时,一本回忆录的中心、框架便在我心中形成,那是一段叫人心动的岁月,让人永远铭记在心的岁月:
《青春淌过老莱河——跃进回响曲》
卷首语
引子
2006年的春节,上海的“跃进人”聚集在一起回想当年,从那一刻起,我们便有了一个约定:两年后我们一起回黑土地看看。时间如梭,730个日夜在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的轮回中很快地逝去了。当2008年新春的钟声响过以后,回访老莱河的约定就变成了实施的议程,而且这回访的队伍从东海之滨扩大到了北国的齐齐哈尔、哈尔滨,还带动了北京、天津的“小知青”,足可以堪称浩浩荡荡。
长江告诉松花江,燕山呼唤兴安岭:我们要回来了!我们的心已经飞向黑土地。
信念与追求
信念是对信仰忠贞不渝的自然流露。
信念是始于内心对机缘的深信不疑。
信念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它意味着不管面对何事,你都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
我们这代“跃进人”的信念都源自北大荒,并把那执着的追求镌刻在了黑土地上!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那片黑土地,给过我们多少苦恼和欢乐、多少忧虑和希望;也给了我们吃苦耐劳、抗颠簸、抗折腾的能耐;还给了我们宽广的胸怀,以及对黑土地上父老乡亲们深厚的爱。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虽然渐行渐远,却永远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有北大荒这碗苦难的酒垫底,什么样的艰难,我们都能对待!
这,就是北大荒特殊的馈赠:——磨难中的厚待。
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之五
趣闻轶事
十年知青生活无疑充满苦涩,但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我们在逆境中不沉沦,微笑面对生活,面对艰辛。十年知青生活,也不乏趣闻轶事,不乏幽默。
少小离家的许多艰难的第一次,东北话的幽默感,贫乏生活中的一顿病号饭,知青生活中的趣事、趣闻,点点滴滴,在艰辛岁月中,如甘霖,如清风,抚慰过少年疲惫的心灵。
岁月如歌
呵,我们从北大荒走来,分分秒秒,你永远在我们心里。
呵,我们从北大荒走过,岁岁年年,我们仍是你忠诚的儿女!
友谊天长地久,岁月的歌汇成河,魂牵梦萦,永远在我们的心头流淌。
带着这本书,我们回家去,在回家的火车上我们可以尽情地阅读这本书,这本记载着我们青春岁月的书。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