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的教育》回响

(2010-07-06 17:05:1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

我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他却给我,

留下了很深刻印象。

他是可尊敬的,

他是热爱生活的,

他是和蔼可亲的,

他是我生命中的良师益友。

 

原本我是没有资格为夏行长写些什么的,可是我很想写,所以就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爱的教育》回响

上星期六的傍晚,外甥拿着一页新民晚报问我,讣告中的行长你认识吗?正在做晚饭的我侧目一看,心一下子被震动了,“夏弘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行黑字飞速映入眼帘,思绪一下子翻滚起来了。夏行长走了!虽然早些日子就已经知道他罹患了淋巴癌,但也不敢相信他竟这么快就走了。往事,和夏行长短暂的几次接触,都浮现在了眼前,让我难以忘怀。

1988年的夏天,我调到工行上海分行人事处工作,按年龄计算,1926年出生的夏行长应该已经离休了,所以我只知其名,却未曾谋面。可是一次机会却让我见到了夏行长,并有了几天近距离的接触。那是我到分行后的第二年春天,人事处组织离休干部(那时还没有老干部处)去刚落成的常熟度假村休养,我被派去做随行的工作人员。在那个年代,局级干部很少,那时候的局级干部在老百姓的眼中都带着美丽的光环,很了不起,很受人敬仰的,我也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见到了夏行长。但很快我就觉得夏行长非常平易近人,一点没有官架子,好像我们自来就很熟悉一样。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我了解到工行常熟度假村就是在夏行长的一手操办下建立起来的,从买地开始,他用很便宜的价格就搞到了这块地,而且不用于建设办公楼,要为全体职工建一个可以休养身心的度假村,这在当时是多么了不起的决策啊。从常熟回上海以后,我就又见不到夏行长了,只是在接待来信来访时,通过那些支援大西北的老银行,了解夏行长的点点滴滴,说他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是党的好干部。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离开工行,在浦发银行的人事部工作了。记不清是哪一年,夏行长来我们浦发看望原工行的老同事,当然主要是来看望那些行长们的,我想他不会记得我的。但是实际上他的记性很好,就像我记得他这位大名鼎鼎的行长一样,他也记得我,这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他不愿意去麻烦金行长等现任的领导,便和我通过几次电话。在我了解了他就是著名的文人、作家夏丏尊的长孙以后,他还在他祖父翻译的意大利儿童读物《爱的教育》再版时,赠送了我一本,并在扉页上为我题了字,我真的不胜荣欣。读过这本书,你会觉得,夏行长就和他祖父一样,是一个充满了爱心的人,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他会记住我这样的小人物。《爱的教育》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本好书,在物欲横流,众人追逐名利的现实世界里,这本书里写的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像一股清流,能荡涤心灵中的污泥浊水。我想,如果我家有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会每天给他读里面的故事的,让“爱的教育”在人间永存。

我曾经在原来写的“春风依旧”和“一张传情的报纸”两篇文章中都写到了夏行长,可见他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虽然我和他没有多少接触,后来只不过是打打电话,但他永远是我心目中值得尊敬、爱戴、学习的榜样。在重新翻阅了《爱的教育》一书后,我明白了因为我也崇尚“爱”,崇尚“善良”,所以会念念不忘夏行长。如今,他的离世,会让多少人的心头又回响起“爱的教育”啊。

以“爱”的名义悼念我们的老行长,安息吧,夏行长!

 

年七月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香港行
后一篇:抱着希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