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却是难寻
默曾经对我说,他找到真爱了。我只笑笑,心想倒要看看他的真爱可以持续到什么时候。果不其然刚刚结婚,事事摆出。默说:“她和我妈针锋相对,房子明明是我婚前买的,我工资都交她什么都依着她,她却不让我妈来这住。我妈为家里操劳一生,落下很多病。冬天老家冷,我想让妈来楼房过冬,她不让,非让她自己父母来!除了这些,她处处表现出农村女人的泼辣风格,跟她妈一样!"(此处当事人原话,非作者贬低。敬请见谅)
我想起他的真爱之说,问默。他说那时遇到她,他正在低谷,她和他同是农村出来的,她可以理解他,也是门当户对!他觉得遇到真爱,倍加珍惜,处处满足她,她也感激,两人情投意合。谁知现在如此,难道自己瞎了眼?还是真爱难寻?
很多已婚的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婚前婚后对方判若两人。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心里其实都住着一个内心小孩。内心小孩在我们小时候就在我们心里和我们的身体一起,身体的成长需要食物、水.......。心里的小孩成长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爱。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成长的健康会让我们吃饱穿暖,还会加一些营养品,让我们身体长的壮壮的。可是内心里那个小孩就不一样了,他需要的是爱才可以成长。父母呢,工作忙,加上有些时候也不理解孩子内心需要的营养是什么,只懂得让孩子在物质上更丰富,有些父母那一代在童年时物质是匮乏的,所以他们就会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觉得那就是爱了。孩子呢,有自己的需要,在物质上的满足之后还需要更多的精神层面的爱。如果父母不懂,自然就给不出,孩子心里的那个内心小孩得不到养分就无法成长。一些人成年后心里还住着那个内心小孩,等待爱的滋润。
内心小孩需要爱来成长,所以他会把对父母的爱投射到伴侣身上去成长。在恋爱时,彼此会想尽办法满足对方内心小孩的需求。这就是恋爱时的感觉好,像是找到真爱了。殊不知是自己的内心小孩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热恋期过后或婚后,内心小孩开始变懒并延续在父母身上学习到的相处方式,对待伴侣。矛盾产生,各自需求得不到满足.....
我告诉默这些,他点点头说:“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忙着养家把我送到外地亲戚家寄居,那时我最期待的就是父母来看我,总感觉寄人篱下。想回自己的家。也许那时内心的小孩就没有成长起来。长大工作后,也总要强怕人家说我是农村的看不起我。所以努力赚钱,但也不敢喜欢城市的姑娘。遇到她也是农村出来的,跟我一样好强,那时觉得可算是遇到知音了!她也知道我苦,总给我做好吃的,帮我洗衣服。我看她家困难,她的收入低总给她钱,给她买东西。现在想想都是在满足对方内心小孩的需求。”
满足对方照顾对方没有问题,内心小孩和内心成人的区别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要不要对方回报。这是关键!
内心小孩的特性是我为了你做什么要有回报,没有回报会不舒服,不会设定自己的底线,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会随着内心的得失而变化不定,不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心成人是不会过多计较回报,但会设定底线,懂得管理情绪和表达内心感受。
默点点头,若有所思。问我:“这么说,是不是我现在面对的问题是我自己内心小孩作祟?也就是我的问题,如果说我自己内心得到成长,我自己就会处理问题了呢?”
我点点头赞许的笑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