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辅导
http://yicaimei.com/upfile/2/20097300435.jpg
据说,丈夫与妻子原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后来,是由于世间的苦难和烟尘把他们分开了。于是,他们不得不在茫茫的人海里去重新寻找,因为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生命才会完整如初,美丽动人。在《圣经》的描述中,丈夫叫亚当,妻子叫夏娃,当他们在伊甸园偷吃了禁果以后,上帝将他们逐出了原本无忧无虑的天庭,然而令上帝始料不及的是,他的惩罚居然为尘世间带来的是无尽的缤纷,世界也因为夫妻的演绎而越见多采多姿。
“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夫妻生活是甜蜜的”这是多数夫妻对婚后生活的体验,古往今来,有多少事业上的成功者不是在丈夫或妻子的支持下完成的?是丈夫或妻子的爱发挥了特定作用,给予了智慧、勇气和不怕失败的坚定信念。作为婚姻,它有基本的三大要素:性爱、情爱、道德。性爱促使人们追求异性,情爱则决定人们有选择地爱某个异性。所以说,情爱以性爱为基础,反过来又制约着性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受一定社会规范约束,人们的活动都必须借助一定的社会形式。婚姻也一样,它受社会伦理规范的严格约束。
婚姻对我们个人而言,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婚姻是两个人一起携手在人生的旅途中去成长,而这个成长主要是性格上的成长。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其实性格是可以“改变”的,而这个“改变”就是种成长。
婚姻是一种关系,要没有关系,两个人就劳燕分飞了。在踏入这种关系的时候,每个人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童年时候,我们其实多多少少都受过一点伤,即便我们的父母亲是心理专家、教育学家,他还是会在无意当中伤害他的孩子,一方面大人不是很能够了解小孩,另一方面小孩也没有能力去处理某些事件,所以就很容易被伤害。两个不同的个体进入婚姻,每个人都会带有一些过去的经验。这个过去的经验,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用在我们的婚姻生活里面。这些经验,就是指自己所抱的某些观念跟态度,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都学到了很多的观念、态度,这些观念、态度有不少是从父母、家人那里学来的。但这些经验并不一定适合用到我们的婚姻关系里。成长背景里给我们的那些观念、态度跟倾向,我们需要在婚姻里去调整,所以这是一个成长,通过夫妻的互动中,逐渐去发现,逐渐去“改变”。
在谈恋爱的时候,就要逐渐去认识对方,谈恋爱不仅仅是花前月下,其实也需要了解认识下对方的背景,跟自己的背景有什么不同,了解、认识这个十分重要。在婚前要足够了解、认识对方,比如一个男士,他讲话时态度很凶,让女士感到怕怕的,这就需要了解,这是不是因为他小时候经验的倾向所造成的。谈恋爱也不是碰到第一个,就爱到底了,除非真的是一见钟情,而是要去经验一下其他的人,经验了几位以后,觉得某人仍是我要的,那再做决定。世界上一定会有比你配偶更美更好的人,所以要选就要选对,就是等于说去买家电,一定会有更贵的,用途更多的,但你买的就是适合你自己的,你觉得这个是最令你满意的。这个安于自己的选择也是性格成熟里面很重要的一环,选择了香蕉,就吃不出苹果的味道来。
在安于选择之后,还有个问题,就是交往。交往多久有很大关系,因为没认识清楚,那就会有很多的困扰产生。比如在上次接待一个说是已确定男女关系的来访者时,我就曾问过以下问题:在这半年中,你们见过几次面,有没有吵过架等等。如果一对伴侣说是从认识到结婚这段时间没吵过一次架的,那通常是没“资格”结婚的。从来没有吵过架,你怎么知道以后吵了架会和好呢。吵架也是种沟通,而且比普通沟通更激烈,当然吵架也不是打架,打架是互相伤害,吵架是双方都在表达他的感受。同时怎么吵架也是门学问。吵架是传达一种信息,讲自己的感受、心得,而不是在骂人,认为身边这个某某要不得,当初结识是个错误,怪自己瞎了眼等等;而是要把感受说清楚。比如,你这些行为带给我什么样的心情,你有些行为让我觉得不受重视,这才是吵架。舌头跟牙齿都难免要碰撞,但是碰了以后我们要学习怎样去和好,这就需要一个成长。
谈恋爱就是要谈彼此的背景,认识背景里带给对方、带给自己那些倾向,这些倾向在相互生活中要慢慢的调整,不是去分谁对谁错,而是如何稳定这份关系。夫妻首先是一种朋友关系,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不是说听他嘴巴讲讲就可以了,你要去看他和周围的人是如何打交道的。比如他和他父母来往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有些被溺爱的孩子和妈妈讲话,就是不分轻重的,杭州话说:神洋舞导、没大没小的。那就是有点不成样子了。要知道对方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必须清楚了解以后,做个决定,他这个弱点假如一辈子不改的话,我能不能接受他的弱点。能接受,进入他(她)的家,不能接受,那就不要进去。另外也是刚才提到的:见面,多久见面一次;见面时候谈些什么。有时两个人觉得有些事情需要提出来谈,因为相识久了,有感觉了,比如终身大事。上次我就碰到一个女的来咨询,她说,我都被那个男的气死了,我等他提结婚,等得花儿都要谢了。女方有时常常会责怪男方不解风情,或者不会讲话,好多男性也不知道要讲些什么,近情情怯;那女人碰到不会讲话的男人该怎么办呢,观察一下男人的脸,看他的肢体语言。要接纳他可以不讲话,而你可以从他的脸或别的方面,看到他目前“关注”的是什么。我们和聋哑人交流,不是有手语吗,不会讲话,只是说明不善于言语上的沟通,如果爱他,可以换种方式和他交流。
万松书院的招亲会,去那儿的青年男女很少,大部分是长辈,他们选择未来的女婿、媳妇,有个很重要的标准:学历。特别是对女婿,假如女婿的学历不如自己的女儿,那其他条件再好,也免谈。但其实我们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现在不注重这个的也蛮多。他不在意对方有多高的学历,他在对方身上看到了很多他赞赏的特色,他就是愿意要这样的。有些女孩、男孩常常会因为自己面貌的原因,有自卑,感觉自己不漂亮,没人爱。一些男女也会自己给要追求的目标设标准,比如A女B女,A男B男。其实爱情里是很排斥这个的,他的喜欢并不因为你漂亮或不漂亮,不管你的学历是多少、家里有没有钱,他给你的是一个很平实的“上岗证”,他看中了你,就是这样。所以,不要把自己没有的总认为是亏欠人家的,人家在你身上看到、获得更深的更有意义的东西。还有就是A女B女,A男B男的划分,是最没道理可讲的。有些人自认为B女或B男容易追到手,却往往花了比追A女A男十倍的努力后,还是没有得手。
说到万松书院里的长辈,又不得不旧话重提:背景。从分析沟通的原理来看个人跟家人的关系,就是有两个人住在他的内心里,儿童、父母,所以,两个人结婚,其实是四个人进入礼堂。两个不同的父母,两个不同的儿童。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有父母、儿童,这个成人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进入婚姻的时候,不一定两个人都已经是成人了,还要不断的成长。
那这接下来就会有问题发生,特别突出的就是蜜月回来以后。日本有部连续剧叫成田离婚,里面的男女主人公就是蜜月回来后,就离婚了,但这婚离得离谱,所以不到两年,又复婚了。结婚了,蜜月回来,一方责怪另一方脾气变了,或者有些很不好的嗜好,千万不要说我嫁错或娶错人了。有种情况,说出来可能大家会笑,某方已经把另一方看成是他(她)爸爸或妈妈了。作为这种情况,我首先要说的,你很幸运,结婚没多久,他(她)就已经认你做家人了。因为亲密包括随便,谈恋爱的时候,特别是男方,把女方捧在手心里,加倍呵护,像保护水晶球似的,生怕打碎了。而结婚以后,水晶球变铅球了,以前打碎了不能拿回家,现在扔出去,照样可以捡回来。所以这里要清楚一点,对方跟父母的关系,也是婚姻中,他愿意跟你建立的那种关系,就跟前面说的亲密包括随便,他脾气不好,或者有不良嗜好,他妈妈允许他这样做,他习惯跟他妈妈这样做,现在是把这种习惯带给了你,那你就说:哦,我好幸运啊,我们一结婚就变得那么亲密,而不要说嫁错人或娶错人。
婚姻中还要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关系是什么呢?它体现在:我是独立的人,我不需要依赖别人,有时候我可以依赖他,他也可以依赖我,我有我的弱,他有他的强,依赖是互相的,而不是一面倒的依赖。在婚姻生活里一定要有相互的依赖,大家都要满足自己跟对方的需要,这个叫平等的关系,就是我是独立自主的人,而不是他不管我,我只有死路一条。另外就是刚才说的他把你当成了爸爸、妈妈,如果是偶尔为之,那完全可以;换过来,他也可以做你的爸爸、妈妈,但如果是一边倒,完全是把过去的生活在婚姻生活里重现,那么就需要调整。两个人要相爱,又要平等。首先必须要认识跟疏导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跟对方,并容许对方跟自己有不同。有了感受,特别是不快的感受,必须要疏导,那些感受会让你无法理智的去做思考,就没办法去关爱对方,也没办法去跟对方平等。而且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他的容忍限度,这个限度一般是恒定的。一而再,再而三,然后忍到忍无可忍,那就会****。所以需要经常性的疏导,疏导了以后才会重新有容纳对方的限度(空间)。
婚姻中还会有种迷失的情况是什么呢:有些夫妻会认为婚姻么,两个人必须是一模一样的,就好像两个圆重叠在一起,甚至认为这样可以有夫妻相。其实这是不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人,结婚的时候就算有那么一点相同,那已经很不错了。在婚姻生活里面可以逐渐扩大两个人相同的面,也可以去互相培养,比如丈夫喜欢的,妻子也学着去喜欢,或倒过来也可,等到老年的时候,两个人样子真差不多了,也是有可能的。婚姻开始的时候,一定是相同的地方很少,没办法完全相同,如果在这方面要求太多,难免会有所偏颇。
婚姻在男人和女人眼中也会有不同的定义,婚姻对女人而言是生活的全部,而在男人眼中,不一定,特别是那些有自己事业的,会把它视为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觉得前方在“打仗”,后方后勤工作到位就好了。婚姻在过去,因为女性的教育程度低,经济上完全要靠男性,而现在男女平等了,有些女人比男人还强。现在女人结婚就不像以前那样,只是为了一张饭票,而是要找一个真正的伴侣,可以陪她一起走人生道路的,而且最好是浪漫型的那种。而有些男人还是老一套,我只要没后顾之忧,赚了钱,让女人不愁吃不愁穿就好了。那两个人就要坐下来谈,谈了以后才能了解,婚姻中是谁照顾谁,在对方心目中,好太太,好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以前都是男主内女主外的,现在不行了。现在基本上是大家主外又主内,以后做父母了,在培养子女的时候,也要把这些角色分配给子女来做,比如男孩可以学着缝扣子,女孩可以学着如何换灯泡等等。
在婚姻里,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我们成长的背景,不是任何人可以把握纠正的,所以我们要自己帮自己,为爱,我需要调整我自己,而不是我们改变对方,因为爱,我要矫正我自己,在婚姻里的工作的分配和角色的安排也需要有一定的弹性。
男人和女人做事情方面也要允许有差异,比如说搞卫生。做妻子的可能会说,今天,我们把这儿打扫一下,明天,我们把那儿打扫一下,后天,又作如何的安排。那丈夫可能就会不耐烦,他说等我们放假的时候,抽个一天的时间,把房间都打扫完不就OK了。他们有时不太能接受有条理的安排,他们喜欢轰轰烈烈的做一下,但这样一下之后往往就没力量了,所以在工作时,他们也是这样轰轰烈烈的一下,到回家时也没力量了。所以妻子不要觉得丈夫回家后很“懒”,而是要考虑到男人、女人在处理事情上的差异。
昨天我在一个心理群里也谈到,关于买玫瑰花的事。丈夫说钱就在你哪儿,你要买自己拿去买就是了,因为他们会觉得无聊,所以婚前买花的男人比较多,婚后的特别少。有些还会这样跟妻子说,我买了花,明天谢了,你还要拿去丢掉,我没买还给你省点事情呢。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去了解男女的不同。女人对这个礼物,比如玫瑰花,这里面有“情”的成分在,而男人是停在“理”的基础上。女人自己买几万朵玫瑰花还不及男人送她的一朵玫瑰花,但男人往往不容易理解送花背后的潜在意义。
再说男人,男人在事业上很需要被鼓励,当遭受挫折的时候,这时候希望的是关心和鼓励。如果作为妻子,这时候不但没有给予安慰和鼓励,而是指责丈夫的不是,这关系也会弄得很僵。
在婚姻生活里面,两个人的个性、人格全部都逐渐在对方的面前展现出来,这是有个过程的,在婚前有认识以后,双方都试着在自己缺乏的方面进行改变和成长。
因爱而改变自己是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在婚姻中,因为爱,我们要改变自己,这是每一个步入婚姻的人需要具有的一个能力,这样才能通过婚姻这个成长机会,成为真正的男人和女人。
婚姻久了以后,两个人不仅是在生活模式上相似,同时两个人的外在形象也会变得相似,所谓的夫妻相,就是这么来的,这也是婚姻中每个人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