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建桥杯女子围棋公开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这项比赛是我国当前为数不多的女子比赛之一,也是我国围棋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女子比赛。客观地讲,这项比赛对我国女子围棋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女子围棋,建桥集团老总周星增确实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既然是女子围棋公开赛,顾名思义,男棋手是禁止参加的,所以尽管这届比赛的冠军奖金高达15万元,古力常昊们也只好干看着饱饱眼福罢了。为什么要单设女子比赛,因为男女棋手的棋艺水平不属于同一个档次上的,男棋手和女棋手一起比赛,不敢说是虎入群羊吧,也算得上是秋风扫落叶。前段时间进行的百灵杯男女对抗赛不是告诉我们了吗,只要男棋手们重视女棋手,比赛时拿出十足的精神,女棋手想分先和男棋手对抗,还是“嫩”了点。虽然有王檄二战二负,孔杰四战一胜三负的不光彩纪录,那也是在没有分先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平下,估计就不会有这么个纪录了。
记得大概是两年前吧,谈及中国女子围棋的水平,聂卫平九段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女子和男子的水平差距是巨大的,大到难以想象,最好的女选手要赢最好的男选手,男的得让两子。女的要想赶上男的,要付出很大努力。”
可见,现在的女棋手比男棋手水平差,似乎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围棋比赛并不是体力活,而是智力活动的较量,女人的智力丝毫不比男人差(我说这话不会有人持有异议吧?)按理说,同样条件下女棋手应该会像男棋手一样出色才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男女围棋的水平相差如此悬殊呢?笔者总结了一些原因,列出来与各位探讨。
一)女棋手不能经常得到和男子选手对弈的机会。现在中国的男女棋手一般是分开训练,女棋手很难有和男棋手一起练棋的机会。再加上女子比赛较少,缺乏锻炼机会,或者即使是偶尔参加了男子比赛,也是没下个一两盘就被淘汰了。以前则不同,象芮乃伟、杨晖、张璇、华学明她们,都是和男子棋手一起训练的,都是与男棋手硬碰硬而拼杀出来的女中豪杰,所以技术上就很过硬。韩国的女子高手们如朴志恩、李玟真等人,也是如此,她们平日里经常有机会和刘昌赫、崔哲瀚等一流的男子高手进行切磋和学习,所以棋艺就相对较高。
二)女棋手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来自世俗的特有压力,使她们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棋艺的钻研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些老的封建意识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是占着很大的市场。许多女棋手即使棋下不好,也不会有人强迫她们训练,大不了到时候找个好老公嫁了算了。有了这种心态,就没有了压力和动力,当遇到困难时就坚持不下去了,棋艺当然无法进步了。
三)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原因之一。女子比较注重细节,男子比较重视全局,女棋手在布局理论和视野开阔上往往不如男棋手。在空间感觉上,女子也要比男子弱些,所以在目数未确定之前对大局、大势进行决断,女子们这方面明显不如男棋手。看女棋手之间下棋,常常是还没开始布局呢就已经开始战斗了,很少在布局上多动什么脑筋,这使得她们和男棋手下棋时,常常在布局阶段就已经开始吃亏了,待进入中盘,形势已经有些不利了。
四)没生活压力,精神世界脆弱,也是女子棋手棋艺不如男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社会,“穷养儿子富养女”,男孩子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性格上要坚强,独立,女孩子则没这方面的要求。再加上如今的女孩子大多是独生女,生活优裕,下棋如同游戏玩耍,稍有失败打击,即兴趣全无,很少有知难而进者,哪里能和芮乃伟、张璇、华学明、杨晖她们相比,这几位巾帼高手都是视胜负输赢如生命,输了一盘棋久久都难以释怀的。如此脆弱的精神世界,想成高手谈何容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