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索教育有效衔接途径,为初中输送优质生源

(2009-07-22 00:12:56)
标签:

学校管理

杂谈

分类: 学校管理

               

         此文为湖南省小学初中衔接教育研讨会作的报告 

                                         余丽英

 

    初中阶段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间阶段,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成熟期,心理形成的定型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学习知识的关键期。做好小学与初中教育的衔接工作、为初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进行小学与初中教育有效衔接,使小学教育和初中能更好地协调一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是摆在小学和初中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我校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小学与初中衔接的问题与困惑
    1.家长的苦恼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初中教育正朝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运行,但现实中,学校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家长特别重视自己的小孩的教育环境,对优质初中的渴求很高。而初中实施招生改革,生源划片、小学生由电脑派位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致使家长为孩子能不能进心目中的优质初中的事奔波和苦恼。此外,一部分家长见孩子到了初中以后成绩下降和小学时清一色的“优良”形成了明显反差,或怀疑孩子的潜力或怀疑初中的教学质量或怀疑小学教育有问题。

    2.学校的困惑
    初中必须参加中考竞争的事实使得初中学校渴求优质生源,而电脑派位对此起了限制作用,初中学校办学竞争大、压力也大。

    小学阶段有些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究竟是课改的理念和实践之间出现了偏差,还是小学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后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使升学压力“转嫁”到了初中老师和学生的身上?面对小学的“全体、全面、主动”的发展要求和初中无法回避的中考应试选拔,其中的矛盾令家长头痛,令老师困惑,也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原因分析   
    1.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初中学校之间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电脑派位分配的学校与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小学升初中家长为孩子择校现象仍然存在。

    2.中小学工作重点不一致。由于尚未实现高中的普及,初中还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初中校长和教师不得不把学习的结果放在首位;而小学免试入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对学习结果的要求相对中学要低,尽管毕业年级有质量抽测,成绩也不与升学挂钩。
    3.中小学之间相对独立,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缺乏了解,缺乏沟通,造成了各管一段的独立状态。试想,小学教师不知道学生到了中学会怎样学习,中学教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小学里学得怎么样,“衔接”又从何谈起?
    4.小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足,难以适应初中课程学习的需要。小学的课程内容较少,课程内容要求的掌握程度较低,书面作业大多为抄写的内容缺乏独立动脑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到了初中,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学习难度增大,学习时间延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在书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不会动脑或懒于动脑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完成作业。
    总之,中小学之间的衔接大都还处于一种学生个体的自然连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互异性,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还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的初级阶段。

三、我们的对策

    1.研究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良好习惯。

我校有几个教师原来是初中教师,在研讨小学初中衔接时,我们就请他们谈谈教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区别,大家一起商讨衔接教育的方法。研究中我们发现,尽管新课标对于学习方式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意见,但由于考试的导向,小学的训练停留在知识识记层面的多,模仿性练习多,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小学生对老师、家长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致使很多升入人初中后不适应。因此,我们与家长协同教育抓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1)训练学生自己预习、做听课笔记、作业、自我分析考试成绩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2)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例如让每个学生设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当天的作业,然后有目的、有计划的逐一完成,作业完成后或进行预习,或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全部完成后,按课程表整理好书包,让孩子在9点前必须休息。

经过训练,我校小学毕业生到中学后很少有丢三落四,手忙脚乱,不做作业.成绩下滑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不仅能迅速适应初中学段的教学,还能不断进步。例如,去年姚涵钰同学进入麓山国际实验中学就读不到一年,综合测评由年级前十跃入年级第一;傅郁然同学进入南雅中学的第一个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就比期中在班上进步17名,在年级前进300多名等。

    2. 加强沟通,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上,我们要求教师认真研读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弄清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了解在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要求,架构立体的知识网络,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设计,提高针对性.例如,教一课,心里装着一册;教一册,心里装着整个学段;教整个学段,心中考虑如何与初中学段的衔接。长此坚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管理上,我们注重研究政策允许的就近中学和其他可选择中学的办学特色,收集和了解这些中学的教育资料和招生意向,做好引领和服务等工作。一方面,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中学的特色和需求,抓好语、数、外等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开设富有校本特色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另一方面义务为家长提供衔接教育的咨询服务,为生源往来中学提供宣传和沟通服务。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上述引领和服务,能有效搭建小学生升初中的成长平台,提高小升初的衔接教育质量。
    3.适应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中理科课程增多,实验增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要求更高了,而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动脑动手能力普遍欠缺。因此,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科学人文素质显得十分重要。我校是高校子校,学生素质和家长素质都较高。根据这一优势,我们除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要引导学生课内学习不偏科之外, 还开设了小发明、科技节等活动选修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开掘学生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特长。

    小发明活动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在科学技术范畴里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或者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实现创造目标。它有助于提升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的创造才智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我们利用家长的人才优势,请家长协助辅导小孩创造发明。

    我校一年一次的校园科技节活动是学校所有精神的浓缩,是对学校师生综合素质的的展示和检阅。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内容很丰富,有科学小论文、小制作、科技摄影比赛、科幻画、变废为宝服装秀、头脑风暴、四驱车拼装比赛、科学知识竞赛等,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培养了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创新品质。

我校林国昌同学创造了“新鲜水果储存袋的构想”,学生陈熙利用等分原理发明了“手表指南针”和神机妙算卡,学生李奕帆发明了“两用铝箔验电器”,贺明远同学发现和探索了拱桥的秘密,均获全国级奖励。其它创意构想还有棋盘地板、变温水盆等等。近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科课外竞赛,获各级奖励约690人次,其中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科技创新发明类获奖达150次。

 

四、为初中输送优质生源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校已形成创造教育特色。学校率先在湖南省中小学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是首批湖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先进单位;是最早的长沙市小学生计算机竞赛团体冠军;是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实验基地,全国引探教学法实验先进单位,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全国美术教育先进单位,天心区示范性学校,天心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

2007年我校学生三次在全国夺魁,分别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金奖林国昌,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曹晨,全国小学生英语风采大赛第八名周靖亭。我校学生参加天心区教育局各科调研考试的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毕业生合格率100%,走俏湖南省四所名校,名校录取率达60%以上。据跟踪调查,我校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成绩优秀,特长突出,50%以上都能脱颖而出地活跃在中学德智体美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舞台上。我校小学毕业生在中学参加高考,重本上线率约60%以上,二本上线率约90%以上。2006年有三个原我校学生同时金榜高中清华北大。

 

附我校近年小学毕业生升学信息

 

时间

我校毕业生人数

省内初中名校录取数

省内名校录取比例

2001年

39人

22人

57%

2002年

48人

31人

63%

2003年

37人

20人

54%

2004年

80人

   51人

63%

2005年

74人

   37人

50%

2006年

57人

   29人

50%

2007年

80人

49人

61%

2008年

82人

42人

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