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植意识”可能不是幻想

(2010-09-15 21:00:41)
标签:

盗梦空间

移植

三枪拍案惊奇

意识

文化

分类: 读书评书、影视观感

 “移植意识”可能不是幻想

——由电影《盗梦空间》引发的联想

 

看了电影《盗梦空间》以后,我也像片中主人翁科布的妻子一样,突然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在现实世界中间,还是在虚幻的梦境中间。

影片的故事构思真是太奇妙了:犯罪分子通过移植意识,进入他人的梦境,盗取他人潜意识存在的秘密,从而在现实世界中,达到控制他人的某些目的。我特别惊叹导演的想象力,他在梦境和现实、梦境中的梦境交叉中,讲了一个逻辑上让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电影提出的“移植意识”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电影故事本身的兴趣。意识可以移植——这是一个多么具有挑战性大胆的科幻思想。

仔细想一想,我们人类的大脑是怎样产生出思想意识的?还不是人类通过吸收(呼吸、吃东西)外部世界的化学物质,在体内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那一天,我们掌握了这个化学反应的具体规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给人注射某些化学元素,达到改变其意识的目的?

其实,我们现在对一些精神病人的治疗手段,就是采取这个办法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处在极其低级阶段——用药物即化学元素对人类极个别群体的极端行为意识进行控制。这与控制健康的意识还相当遥远,更不要说把别人的意识移植到一个人的大脑里去,那更是遥远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移植意识是不可能的事情。实际上,我们现在对某些精神疾病的医疗办法,就是对意识移植的探索。

另外,片中描述用药物延长做梦时间的情节,也有现实根据,如医生对于失眠的人,通过吃安眠药或者打镇静剂,促进其睡眠,延长睡眠时间等。大胆地想,如果有一天,我们懂得了人类各种梦生产的原理,通过特殊的药物,让人大脑产生有益的梦幻,如与失去亲人的团聚、回到自己欢乐的童年、难忘的一段往事等等,延长梦境时间,使人们在占生命三分之一的睡觉时间里,能在愉悦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也是可能的。

还有最直接的例子是,心理医生通过催眠术,让心理疾病患者讲出埋在心里的隐私,让其释怀,克服心理疾病。实际上,心理医生所做的工作就是一种“移植意识”,让患者自觉抒发内心的苦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幻思想的产生是科学进步的前奏。或许有一天,人类真的学会了“移植意识”,有人可能担心,其会被无良的人滥用,从而危害人类自身。这有点像现在人们对“克隆”技术的担心一样。但我相信,人类的科学进步,同时也伴随着人类文明思想的进步,人类会像现在控制“克隆”技术研究一样,使其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看过《盗梦空间》电影的人,有不少人说看不懂。我建议观看之前,可以先看一看故事梗概介绍,初步了解梦中梦的场景关系,再看电影时,就会把握住事件之间、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看懂这个故事。

我想,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大概好看懂,可是除了让你傻笑以外,你得到了什么?电影《盗梦空间》不一样,它能锻炼我们的大脑,活跃我们的思想。这个联想有点离题,不扯了。

“移植意识”可能不是幻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