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效能的真正含义--读《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和个人管理法则》

(2017-01-04 22:59:25)
标签:

大学

分类: 被逼着写的
  在研究过希鲁姆 W 史密斯的被称之为最重要的作品,《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和个人管理法则》之后,我发现我对高效能的认识和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平台。然而并不是因为讲说这本书写得有多么杰出,多么引人深思,实话来讲我个人的观念对此类成功学和管理学的书是不屑一顾的,加之还是中国青年出版社这样的“正经”出版社。但就像顽固自开始是被发明作为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的,后来却以“伟哥”的身份一直风靡全球至今。我在这书中也算是确确实实地挖掘出了东西,和作者提倡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丝毫关系,但客观存在,也引人思考的东西。
  整本书的核心部分都是围绕“价值”展开的,以衡量失误的核心价值为主题来建造整个管理体系,由确定核心价值到排定优先顺序到后续的各种规划。这一概念和朱亚超老师讲过的按urgent, important四区优先级排序的方法很先死,核心思想是把紧急性和重要性一直排序体系。
  但是,不管是老师提出的方法还是希鲁姆的这本书,有一个我认为的共同点,也是致命点,都是外国人写的。
  就是说作者确实说得很好,但是在目前的环境里一文不值,拿出去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好书,但就我个人的境遇和居室看来,在我心目中它的加之不如一本看天下。这是因为目前的环境中,重要和紧急的划分方法毫无用处。就我目前的体会,比如在学校里,有很多的时间是被一些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个已占据了,比如说讲座需要观众,晚会需要观众,拉的一些赞助活动需要关注,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一类事件,说是“义务”要求我们去做的不可能,也不属于“规则”规定我们需要做的,这一个是一种类似用“权力”赋予事件优先级的机制,“权力”传达自上层的各个部分,但始终汇聚和命令生效在最底层的学生身上。
  为什么我断言时间管理法的书无用呢,大多数的大学生在都适应了上述的“时间压榨”下的生活,被破碎分割的空余时间也就做到了“随遇而安”般没有追求。
  像电影《矩阵》(比起《黑客帝国》我更喜欢这个直译)里的那样,只有极少部分的人可以醒过来,他们去寻找其他同样可以醒来的人,然而绝大部分的人是沉睡在机器人的圈养之中的,他们的毕业就行电影里把圈养的人们作为生物燃料输出,一整条的工业流水线。而我和部分和我一样的人,产生了对上述的浪费时间的机制的怀疑的人,也如同电影里的“黑客”一样,是被这整个机械所营造和运行的所追捕和想要清除的,被称之为“不听话的坏学生”。我挺喜欢《矩阵》这部电影的。
  我理解的高效能是什么呢?
  目前为止我们的学习情况呢,我觉得我们需要的是技术,说真的我是很想学习如何建模如何编写运行的成熟的,关于设计理念,美学则是一个需要自主积淀的过程。我曾就这个问题向老师提问过,得到的回答是自学。其实到这个地方我就有点想不通到学校里来又是来学什么的了。
  这个情况类似于,我在沙漠里摸爬滚打了几天几夜,终于有一天走到了沙漠边缘的一户人家门口,窗口里透出黄色的温馨灯光,我费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推开门,是一家人正聚在桌前晚餐,我用干枯的喉咙发出日夜以来最渴望的那个字“水....水.....”然后主人站起来,给我介绍他们这最引以为傲的特产--大饼,并劝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定要尝尝。
  我所理解的高效能是做“正”的事。
  什么叫“正”呢?我的短期目标是做出我的作品,那不管我今天是了解了程序的写法,是研究了设计方面,还是说花时间在我的团队构建上了,这些都是“正”方向的输出。因为我现在很难有自信讲说什么是正确的,所以我想就用“正”来表达我的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