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哉  卖儿子也能上瘾?

(2016-05-05 17:15:07)
标签:

呱呱坠地

卖儿子

一手钱

一手货

严惩不贷

分类: 情感
           怪哉  卖儿子也能上瘾?

                                                            文/张栋山
怪哉 <wbr> <wbr>卖儿子也能上瘾?
                                          【一手钱一手“货”!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华商报讯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可是汉中西乡的一对夫妇为了钱财,竟先后将自己两个亲生儿子分别卖掉。近日,西乡警方远赴内蒙古破获了这起拐卖儿童的案件,成功解救其中一名被拐卖儿童,另一名儿童正在找寻中。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当年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亲不亲线上分,弄得人人自危,生怕后院起火,时时提防着祸起萧墙。
    时过境迁,社会进步了,人们也与时俱进,到了该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时间节点了。
    然而,平地一声雷振聋发聩,李某突然气急败坏的跑到西乡县公安局报案,言之凿凿的揭发自己的老婆董某曾经卖掉了他们的亲骨肉!贩卖婴儿可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重罪。这还了得,兵贵神速警方立即展开调查,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对狗男女狼狈为奸,共同策划实施了贩卖亲生儿子的犯罪活动!
       据介绍,从2012年6月份开始,李某和妻子黄某一起到内蒙古磴口县务工,后来黄某怀孕,2013年4月份,黄某与丈夫李某商量将生下来的孩子卖给别人。2013年4月20日,黄某在内蒙古磴口县人民医院生下一男孩,当天买孩子的人将3.4万元交给黄某夫妇,随后将刚出生的小男婴抱走。
     2013年下半年,生完孩子不久的黄某再次怀孕。有了前一次的经历,贪婪的夫妻俩又打起了肚子里这个孩子的主意。2014年4、5月份,黄某在孕期主动给认识的一个女子提出,生下来的小孩想送给他人并收取费用的想法。经该女子介绍,黄某夫妇便与买家肖某取得联系。
    2014年6月30日黄某在内蒙古磴口县妇幼保健医院生下一个男孩,当天直接交给肖某,肖某当面向黄某夫妇2人支付4万元。通过两次买卖自己的亲生儿子,黄某夫妇一共非法获取7.4万元
     听说过一次吸毒万劫不复,终身难以自拔。李某、董某头一次胆战心惊的卖
掉刚刚呱呱坠地的儿子,哆哆嗦嗦数着带血的金钱,过的是刀尖上舔血的日子
啊。可是金钱的魔力实在太大,再次怀孕时竟然轻车熟路地主动联系起“中间
人”帮忙,谈妥4万元的价钱后,就用买家肖某的名义办理了一切手续,在县妇
幼保健医院顺利产下又一个儿子之后迅速“变现”,揣着4万元打马回山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规定“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出卖子女的”、“明知对方不具有抚养目的,或者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的,为收取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的相关规定,李某、黄某夫妇二人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之规定,涉嫌拐卖儿童罪,两人已被依法批捕
    目前值得庆幸的是第二个卖出的孩子已被找到,可是第一个在磴口县人民医院出生并被当即卖掉的男婴至今依旧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买家依旧逍遥法外。
   把新生儿当成商品明码实价公开销售实在胆大包天,是对法律的挑战,更是挑战道德底线的无耻行径,可是作为医院可以不问青红皂白的任意接生,可以当成交易市场一般公开贩卖,实在是一种原罪必须立即叫停。
   那些年计划生育是国策,一对夫妻只剩一个孩子,超生就要征收社会抚养费来养活一帮闲人,死看死守成为时髦行为,可是李某、董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胡作非为咋就没人管了呢?
   流动人口不是法外之人,出去打工谋生也不能靠卖孩子“发家致富”,出现这类犯罪行为户口所在地要一查到底,居住地也不能放大眼汤,怎样信息共享遏制犯罪势头值得研究,更改有顶层设计予以规范。
   靠夫妻反目揭发犯罪行为有效,可是很难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应该群防群治,有更多的“朝阳群众”参与才更有效果。
    有刚性需求就有市场,打击买卖妇女儿童必须标本兼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促进公平正义,为不孕不育找到突破口已经刻不容缓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