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市长发怒整顿会风是人治还是法治?
文/张栋山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点名通报!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绍兴可是中国知名度老高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市府七届六次全体会议在2月13号隆重召开了,高高兴兴而来的大小官员面面相觑,咋少了将近1/3的人呢?难道都在忙着手里过年吗?
300多人的会议缺少了119火警相同数字的够级成员,惹得市长俞志宏大发雷霆之怒,一定要差个水落石出,并将结果在党报上公之于众!
昨天(16号),《绍兴日报》头版刊登了一份通告,详细列明了未请假人员名单及未参会原因。其中有6人参加省政府会议,有2人参加其他市级会议,有4人陪同上级单位检查,有9人处理欠薪、信访问题,还有27人自行安排其他工作,有2人因其他原因未到会,一共涉及二十来个政府部门。
这份通报一发布就引起了轰动。“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从来没有过,有种出冷汗的感觉。”一名被点名的绍兴某局副职官员这样感叹。“以后肯定会很注意了。不然也太丢脸了。”
类似这样在报纸上点名通报会议缺席情况,在绍兴尚属首次,让官员们感觉到抓作风之紧。“相信这次通报对全体机关干部都是一次警醒,各项民生工程要落实,必须从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开始。”一名当地干部这样表示。
其实开会溜号已成常态,不光绍兴风起云涌,其他地方更有甚者,只是抓倒霉的被市长拍案而起罢了。细想一下,我们多少大好时光都浪费在无端的会议之中了,一件事情铺天盖地而来老少皆知家喻户晓了,还要层层贯彻落实呢。其实现在人们获取新闻、掌握知识,上传下达的方式千千万万,为什么还要如此循规蹈矩的靠会议推动呢?凡是重要一点的都必须一把手莅临,关键节点上的事情要求能拍板的到场,实在挂不上号的只好退而求其次规定够处级以上才拿到了敲门砖,有了通行证,否则拜拜了您啊。
在中国,过了腊月23就是小年,这是传统使然,再说了反腐败把某些有点小权力的人眼珠子都憋红了,榜年备节到来之际如何能不抓紧收点散碎银两过年关呢?平时谨小慎微找不到机会,如今这文山会海忙里偷闲也算不上什么大错,你们能找出国机会,他们能忙着送往迎来世事蹉跎,我们为什么不能悄悄进村打一枪换个地方呢?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最好的借口,告诉单位去开会,这边脚底抹油溜之乎也,这回活该倒霉撞到枪口上了,登报批评惊出一身冷汗之后啥事儿没有,官照旧做,威风不减当年怕什么?
开会是一种落实形式,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鸭子听雷一般满堂灌,你方说罢我登场,车轱辘话连轴转,你不想多说唾沫星子满天飞讲了半日,他补充起来就没完,下边昏昏欲睡,好梦连连。散会之后一问三不知,让基层如何贯彻执行照着办?
市长一声吼,绍兴地球抖三抖。今后再开会,看谁还敢无故缺席,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电视有影可不是什么光辉形象,真要被老婆较起真来说你去会小三、找小蜜了,还真是豆腐掉灰堆--吹不得、打不得呢。
必要的会议需要按时召开,更需要保证高质量,抓好落实是关键。有的官员连这点坐功都坚持不下来,何谈带领民众共圆中国梦?光靠一时市长之威震慑屁大功夫不行,必须在制度建设上下大功夫,触犯者不仅冒冷汗,还可能面临着下课的危险,看谁还敢有恃无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