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和消协到底谁不靠谱?
文/张栋山
【光棍节到底有多少难言之隐?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疯狂购物,造成多少无奈?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中国就是一个制造奇迹的地方!一个双十一居然就在不经意的弹指一挥间拉动了几百亿的购买力,别说老外目瞪口呆,就连权威机构都连声惊呼不可能,专家学者一个劲的叹为观止呢。
鱼龙混杂,良莠不分。在电商赚得钵满盆满,数钱累坏了若干点钞机之后,物流公司员工昼夜奔波累折腰筋骨痛定思痛的时候,人们惊讶的发现了许多瑕疵摆在面前,可谓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啊!
商品来路不明,到底出生地是哪里不知道,厂家是何方神仙无可奉告,材料是优质无害物资,还是假冒伪劣败絮其中,来自本地的大杂烩,还是漂洋过海的洋垃圾,有没有质量保证暂且不说,单讲这东西是否靠谱,对人能造成多少伤害都是难解之谜。
春江水暖鸭先知,要说这上当受骗的切身感受还必须是资深上当受骗者才最有权威性,所以今年就有人自说自话要剁手防止继续倾家荡产,可是到了挡不住的诱惑面前依旧疯狂;有的发誓老婆再不听话就休了她,可是网上银行风光依旧在,多少俊男靓女还要飞蛾扑火不计后果呢;中国人传统就是宁可平时省吃俭用勒折裤腰带,到了过年的时候攒一起胡吃海喝,哪怕跑肚拉稀,不管三高要了小命,做鬼也风流啊。这光棍节来临了,要不潇洒走一回岂不是白来时间走一回吗?
花钱买罪遭的节后综合症爆发了。11月17号开始,连续数日辽宁省消费者协会的投诉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孩子哭了抱给他娘,消费者协会可是老百姓的娘家,出现了这么些要命的问题岂能不找自家人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倾诉一下,寻求组织上的帮助恐怕也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可是那公开的投诉电话就是没人接听,或者是占线出故障(大家都在打互相干扰},让消费者火冒三丈却又无从发泄,只好求助媒体记者帮忙。还是大手笔们有办法,不知道在哪里掏弄到了辽宁省消协副秘书长姚丽华的联系方式。
她介绍,投诉部的两名工作人员一名生病了,另一名出差在外。记者询问投诉电话有没有专人值守?姚丽华说,投诉部办公室的大门是开着的,隔壁部门有人听到电话打进来就可以去接一下,但是没有安排专人接听。
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在和姚丽华通话结束后仅10多分钟,记者再次拨打投诉电话竟有人接听了。但是这名工作人员显然不够专业,听到网购上万元家具出现质量问题为由的投诉,接电话者抱怨:“这么贵的东西怎么能网上买呢?多不靠谱呀?”“你哪天带着材料来消协一趟吧。”
从唱空城计到胡批乱侃也算是一种进步,多少起到一点减压作用,可是距离解决问题确是万里之遥,既然公开了投诉电话,起码应该在工作时间内有专人值守倾听百姓声音,哪怕当时回答不了,解决需要时日,都应该尽力予以安抚着,详细记录在案,请权威人士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同意或者逐个给个靠谱的回音、答复,帮助消费者讨回公道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偌大个省级消协居然只有2个人负责倾听不同声音,还恰巧一个生病,一个出差了,电话始终处于无人值守,尽管副秘书长再三强调大门洞开,相邻办公室人可光顾,谁都可以对着话筒大发感慨不负责任的闲聊一番,哪个都没有义务记录,谁都可以信口开河,怎能为受害的消费者擎起一片蓝天呢?
劳动者汗珠子掉地下摔成八瓣赚来的是活命钱,一旦步入消费陷阱恐怕难以全身而退。国家公职人员翻翻报纸,暖一杯茶,上一阵网就吃不了花不尽的了,更别提那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灰色收入唾手可得了。平时闲的蛋疼,关键时候连个电话都不能接一下,这样的体制内闲人还不如直接开除了,省着老百姓想起来闹心,用起来憋气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