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拔灰之绝唱?

标签:
老公公儿媳妇王安石掏灰 |
分类: 原创 |
据百度说“扒灰”一词源于民间,专指公公和儿媳偷情。 关于“扒灰”的出处民间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扒灰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脏了媳妇。所以老公公偷儿媳妇的隐喻的说法叫扒灰。
二: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隐语。
三:王安石的儿子是个傻子死得早,儿媳妇很漂亮,王安石的老婆也死了,于是王安石就在家里的香炉里埋了一首情诗,儿媳在上香时发现了,也和诗一首也埋在香炉里。于是两人走在了一起。
清人有一个《吴下谚联》,是另一种说法,好像就是这个谣言的源头:王安石儿子死后,他给儿媳在后院另盖了一个房子居住,可能是担心儿媳红杏出墙,经常去监视,儿媳误会了,在墙上题诗说: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见到后,用指甲把这句诗给扣掉了。因为是石灰墙,所以说是扒灰。
四:苏东坡晚年丧妻,与儿子儿媳妇住一起。儿子有点呆。一日久没进书房的苏东坡来到书房,桌上布满灰尘,闲来无事的东坡用手指头在布满灰尘的桌上写了行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这时儿媳妇进来看了公公写的,在下面续写了一句。“公公若想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刚写完儿子进来了,苏东坡忙用衣袖拂去桌上的字,儿子赶紧发问:“父亲在干什么?”苏东坡忙答:“扒灰”。从此“扒灰”不胫而走。
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具体表现,担心儿媳便宜别人先下手为强,近水楼台先得月捷足先登的老公公占尽先机,古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般生活难得,而当今处在大变革时代,年轻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家有娇妻无暇顾及,为郭某这样欲火中烧的隔代恋者提供了机遇,于是这掏灰之事便应运而生,雨后春笋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