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嫩肩膀上的无限担当!
文/张栋山

【每天都要围着锅台转上几回。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崎岖不平大山路上不倦的身影忙着割菜。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4姐妹校园合影。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在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闻之者无不为之动容!
5年前,张雪群的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年仅6岁的她,不得不早早地将生活扛在肩上。张雪群不仅要照顾三个妹妹、奶奶,而且还要照看眼睛失明的幺爸和患病的伯伯。
坚强,让她从未放弃家人和学业;乐观,让今年11岁的她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张雪群说,她要努力学习,让奶奶享福,将来把一家人都接到城里去生活。
每天早上6点,张雪群准时起床。为三妹、四妹穿衣梳头。为家人做饭张雪群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准备一家人的早餐。由于奶奶和幺爸们不便劳动,张雪群早上还要将他们的午餐备好放在锅里。
和妹妹上下学一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小道,将她们的家和学校连起来。每天,四姊妹步行40分钟后,到达学校,然后各奔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下午放学后,张雪群再带着三个妹妹,一起回家。
看15分钟课外书回家后,张雪群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看15分钟课外书。为家人做晚饭然后,穿上围裙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晚餐。米饭、豆腐乳、泡菜、炒白菜,这是家人常吃的菜品。
辅导妹妹学习晚饭后,姐姐张雪群为二妹妹辅导作业,然后才开始自己的作业。待到休息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
她不爱说话,低着头,眼睛看着地。有点害羞,身材瘦小,穿着已经很皱的衣服。
在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每天都有这样一幅场景:身材瘦下姐姐拉着三个妹妹,徒步走在狭窄的乡间小路。一路上,姐姐不时呵护妹妹们注意安全。下午放学后,四姊妹手牵手再一同回家。姐姐张雪群,11岁,五年级。二妹张洪雨,8岁,二年级。三妹张雪梅7岁,四妹张玉梅5岁,同读幼儿园。
这是一间土墙房,坐落在山腰间。家中除了一台电视和冰箱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几间老式的泥土墙瓦房,一个面积不宽的坝子,做饭是用古老的烧柴方式。初次见到张雪群时,她不爱说话,低着头,眼睛看着地。有点害羞,身材瘦小,穿着已经很皱的衣服。
父亲离世,母亲出走,留下三个妹妹和一名8旬奶奶,幺爸身有残疾,伯伯身患重病。
张雪群的幺爸张德清左眼失明,左臂重残,其伯伯身患重病,无法从事农田农活。张雪群的奶奶已82岁,皱纹早已布满额头和脸颊。
张德清称,现在张雪群已是家中的“顶梁柱”。“她除了照顾三个妹妹的生活、学习外,还要照顾我们和奶奶的生活,每每想起就很心酸和难受。”对于一家人的生活费问题,张德清介绍说,奶奶每月有50多元的养老金,伯伯有农村低保,他自己是按照五保户条件领取补助。“一个月下来,全家7口人就有近1000元的生活费。每月勉强能维持生计。”
“今年春节,她妈妈终于回来了。可媳妇待了不到2天,给四姊妹每人1块钱,又走了。”谈到这里,奶奶眼角边泪水不断,此时,张雪群将奶奶拥抱在怀中,“奶奶,我会努力读书,将来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现在这一家人的生活困境牵动了媒体的敏感神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关爱,同学们援之以手,老师积极救助,学校相应减免了许多费用,相信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接到阳光灿烂的好日子。(部分文字来自深港报道)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