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闪光的春秋?

标签:
情感春之梦被评为县医院万人次 |
分类: 情感 |
原来,汪瑞侠所在的村有1500余人,地广人稀,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都是因为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失去了生命。所以,从小汪瑞侠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为村里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她说:“留在家乡当医生,为更多人缓解病痛,这就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诠释。”
从医18年,汪瑞侠跑遍了乡村每一条路,了解了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她心里都一清二楚,18年中,她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日。
2003年“非典”疫情时,村里外出返乡人员大量涌回,汪瑞侠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100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回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汪瑞侠行程数千公里,得到了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的高度赞扬。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汪瑞侠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胸重度损伤,但是她仍然忍受剧痛每天坚守在工作一线,自己家的孩子因患手足口病在医院接受治疗,她都顾不上,对此,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她,甚至是她的家人。汪瑞侠也曾偷偷流过泪,但是她对自己的事业却从未动摇过。她说:“既然选择了从事医生这一行业,我就要对得起身上的这件白大褂啊。”
2010年3月的一个中午,村民姚海明突然腹部疼痛,面色苍白,前来就诊。汪瑞侠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姚海明得的是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可是,姚海明孤身一人,没有亲戚,也没有钱。汪瑞侠在对其进行了简单治疗后,马上将他送到了县医院,多方联系,最后医院同意为姚海明进行免费治疗。在姚海明住院期间,汪瑞侠多次前去看望,送去营养品。姚海明感动得老泪纵横,说:“没有汪医生啊,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像这样的事情,汪瑞侠不知做了有多少。从医18年,汪瑞侠共接诊病人20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2012年,在辽源市最美乡村医生评选中,汪瑞侠被评为辽源最美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