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黄历”风光不再?

(2012-11-28 09:08:29)
标签:

杂谈

观念

多年来

年到

这几天

分类: 情感

“老黄历”风光不再?

 

文/张栋山

 

“老黄历”风光不再?

  

【辽源卖“老黄历”的摊位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新吉林网报道:虽然距离元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在辽源街头已经出现了一些贩卖“老黄历”的摊子。古朴的封面、熟悉的内容,虽然看起来亲切,但广大市民对此却并不感冒。无一例外,“老黄历”上市与时下季节一样,遭遇了寒冬。

  在辽源市步行街头,韩大姐早早就支上了摊子,摆满了刚刚购进来的“老黄历”。厚厚的一本本“老黄历”,封面印刷五花八门,有财神爷、大福字等等。里面内容更是丰富,除了阴阳历日期,有的还有生活小百科、天干地支历法、诸事的忌日吉日等等,价格则从3元——10元不等。

  “老黄历、老黄历了”。天气寒冷,韩大姐不时也喊两嗓子招揽顾客。韩大姐说:“虽然叫老黄历,但都是新的,明年的黄历。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现在这种黄历不多见了,区别于日历,所以才叫老黄历。”

  虽然韩大姐叫卖热情很高,但却顾客寥寥。韩大姐表示,这已经是她第三天出来卖“老黄历”了,原以为周末街上人多能多卖出去点,可现在看来,还是没多少人买。

  “这么早就出来卖黄历了”,在辽源市花鸟鱼市门前,李大爷经常被问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李大爷原本在花鸟鱼市门前,卖一些放大镜、老花镜、指甲刀等生活小用品,这几天刚刚购进一批“老黄历”贩卖。李大爷介绍,顾客一见我卖黄历,就问怎么这么早就卖这个了呢。其实不早了,离阳历新年也就剩一个多月,是时候了。

  虽然李大爷抢占黄历市场下手早,但生意跟韩大姐一样,并不好,一天也卖不出去几本。“现在都是第一批货,价格便宜,等过阵子价格就上去了,每本都要涨2元左右呢。”李大爷说。

  据了解,“老黄历”时下价格并不高,但广大消费者却并没有购买热情。不但如此,一些日历和台历也是销售惨淡。

  “好多年没买黄历了”。市民王先生说,不但黄历多年不买了,日历也多年没买过。至于单位桌子上的台历,则是单位统一发的,不过好像一年到头,一片都没翻过,所以看到街上有卖黄历、日历的摊子,但压根就没寻思买过。

  一位市民说:前些年家里还是年年都买,但这几年就没买过。看来“老黄历”这片儿,应该揭过去了。

  对此,李大爷也表示,现在年轻人来买黄历的越来越少了,顾客以老年人为主。李大爷分析原因表示,以前几乎家家都有本黄历,是因为都靠它知道日期,现在人们知道日期的途径太广泛了,手机上都有阴阳历,电视、网络上都能知道准确日期,所以就用不上黄历了。而“老黄历”上一些吉日、忌日的提醒功能,现代人也大都不信这个了。

  不过,对于自己的生意,李大爷还是很有信心。他说,现在出来卖有点早,大约到下月中旬往后能好起来。虽然现在用得人少了,但还是有很多老年人保持了多年来翻看黄历的习惯,所以“老黄历”还是有市场的。

    辽源街头出现了许多经营“老黄历”的摊点,虽然销量不大,但是还有些商贩在惨淡坚持着。看来做生意也得摸准行情,及时掉头,适销对路才能以变应变,绝对不能靠经验去打拼,以不变应万变是很难赚到大钱的呀。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转变,消费领域更是需要变革,老停留在一个观念上抱残守缺是不行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