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网友热议重阳节你有多长时间陪父母(图)

标签:
杂谈少儿姜宇北京重阳节 |
分类: 情感 |
26天,前提是我们30岁,如果我们已经50岁呢?长春的姜宇鸽老师总是被这种紧迫感掐着喉咙,“眼看父母越来越老了,就怕想陪也没有机会。一定要抢出几天来,多陪陪父母。”于是,10月18日,她打了这样一条微博——
@向往北京的鸽子:#重阳节为母亲征集祝福#我是长春的一名老师,快50了,觉得自己越来越老,觉得父母离自己越来越远,马上就到重阳节了,却不能回北京探望他们。希望母亲的病能好起来,希望退休后可以去北京照顾老人。希望看到微博的网友也送些祝福给我的老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祝福多了,母亲也许会好起来。
是啊,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这个属于老人的节日里,您打算怎样陪父母度过?又准备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女儿的倾诉:要陪父母慢慢变老
眼看奔50岁了,姜老师觉得自己的行为举动越来越像妈妈。天一凉,她买了很多东北油豆角冻在冰箱里。每个周末坐动车去北京,看望老人,她都会带一些过去。
她说,母亲今年75岁,年初,吐了一次血,刚好丈夫和儿子在北京。家人去了医院,医生说,是肝病导致的胃肠道出血。此后姐弟几个轮番照料老人,一直到病情稳定,老人回家,家人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
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家里姐弟四个,只有她在长春。而四个孩子里,父母最喜欢的就是她这个二女儿。“我和母亲之间既是母女,更是知心朋友,无话不谈。”可就是这个一点不隔心的闺女,离他们最远。
担心老人身体,她常打电话回家。每次,母亲都跟她说:“我好着呢,不用惦记。”每次接起电话,又舍不得放下,母女俩两三天一个电话,大事小事的、有事没事的都能唠上半个钟头。姜宇鸽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在,不远游”的含义。
暑假,她在北京呆了二十几天。教师节放假,她又去探望了父母。在父母面前,她感觉自己还是小孩子,父母还是年轻时的样子。每天早晨,父母起来给她做好吃的;上午,她到超市给老人买可口的东西;下午,拉着母亲的手,在故宫附近溜达,说说家里的这些老亲戚;一会儿就到太阳落山,那些街坊大妈看到了,都很羡慕地说:“你这二闺女又回来陪你了,真好。”
不管做什么,姜宇鸽觉得只要呆在父母身边就踏实,满足。退休后的生活,她已经安排好了,去北京,伺候父母,跟他们一起聊天,陪他们慢慢变老。
重阳节前的周末,单位有事情,不能回北京,她就想为两位老人在微博上征集重阳节祝福语,她说,“人最怕,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父母能收到大家的美好祝福,母亲的身体能慢慢好起来。”(编辑许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