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悬一线的妈妈!
文/张栋山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那是身处文化沙漠中的呐喊,精神生活大于天啊!
现代人不用刻意追求那唯一的文化渴求,毕竟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了,戏剧电影读书乃至看电视都方便得很,上网写博客也成为寻常百姓的乐趣。吾辈眼见着政治生命的蜡头奄奄一息了,须臾难离的网络虚拟世界天马行空悠哉乐哉,结交了天南海北的新朋老友,在写作交流中成为忘年交,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只要发现哪位某一天”缺席“了,都要挖空心思众里寻他千百度,直到发现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仙踪方才放下心来呀。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绝对不亚于公安寻着蛛丝马迹破案的革命干劲,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拼命与不舍。
然而,妈妈住院的消息传来,顿时乱了方寸,还有比生命更加重要的吗?更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游子回归的脚步啊。
辽源到双辽,180公里的距离不算远,可是那老牛破车疙瘩套的绿皮火车行进起来真的需要耐心,其它交通工具都得换车,都必须在四平耐心煎熬,不如这趟车慢慢直通。俗话说得好,走路不怕慢,就怕站一站,一停二里半呢。漫长的等待,步步惊心,悬着的心被蹂躏得七零八落啦。
终于到了目的地,飞也似地赶到医院。病榻上的妈妈呀,满眼都是泪花了。呆呆的痴望着五颜六色的吊滴,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妹妹们讲诉着刚刚成为历史的故事。妈妈坚强,太坚强了,居然忍着连日来的剧痛,谁人都不予述说,直到前天满口吐血,才被抬进医院抢救室,如今全面检查之后心肝肺都已经病入膏肓,神圣的每一个零件都需要修正,所以CT要做,核磁共振离不开,还要抽血化验轮番轰炸,那药瓶子一天挂12个,昼夜兼程绝对离不开。至于为什么吐血,只有天知地知大夫心知肚明了。
稀里糊涂用药,迷迷瞪瞪治疗,可见现代医学的无处不在啊。8天的艰苦鏖战,老人家终于被幸福的出院了,多大的好事啊。
欢聚一堂的好时光来了。举杯相庆其乐无穷,躺在炕上的妈妈只能喝流食,偶尔摆一下满是皱纹的手表露心迹,偶尔滚针也在所不辞。
好日子过的就是快。仅仅4天的光景,老妈又旧病复发了!
早上3点半,朦胧的睡梦中,分明听到呼喊声,抬望眼妈妈浑身是血站在门前,赶紧一个鲤鱼打滚翻身下床,映入眼帘的都是血色。被单子红了啊,枕头都不能幸免,浑身是血,目不忍睹。母亲苍老的手指向纸篓,原以为是告诉我那里有血,哪知道大口喷涌出来的都是絮状红里透黑的血,赶紧收拾,清理之后方才知道足足呕出了半洗脸盆子之多。时针指向4点半了,折腾够了的老人手脚冰凉,脉搏微弱,满头流淌下来的都是冷汗。即使这样,妈妈还一再告诫先不要惊动别人,天亮再说呢。难怪一辈子都在替别人着想的人,命若游丝了,还怕惊扰子女呢,真难为她了。
相信今天的太阳一定更红,明天会更好的老人依旧气喘吁吁,木然的我脑袋中一片空白。漫长的等待并不比一个世纪短暂!
终于东方欲晓。哥兄弟姐和妹纷至沓来。涕泗滂沱之后,有想在双辽继续观察的,有想到四平的,更多的是要到长春省城确诊的。6个子女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征求老妈意见时,老人家说了去长春好。于是便忙活着打止血针,办转院手续,救护车据说只能在当地转悠,出远门没有把握,只能另想办法。可是77岁的年纪,碰哪哪疼的身体,刚刚失血过多的现状,谁敢打包票路上出问题呢?硬着头皮挺着,两害相遇取其轻,豁出去了租车直奔长春。颠簸的路面,冰雪消融的景观,怒吼的狂风都无法阻挡奔驰的出租车。一路咳嗽着的妈妈,半睁半闭的眼睛,半躺半卧的姿势,把我们的心都挤到嗓子眼了。司机后来说了,这要是有个好歹的可咋办啊!
医大一院急诊室。女大夫都准备沐浴更衣了,一见患者推进来,赶紧望闻问切,迅速拨通疗区电话。当得知没有病床的时候,比我们还要着急,几次三番地请求帮助,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真正的体现啊!终于妥了,她又亲自指点我们如何走小路过断桥僻静安全到达外科住院部。
“我好渴。”妈妈忍无可忍的喃喃自语。
“老人家不急,到病房需要检查,然后再喝水好吗”?春风化雨一般的语言,立马就让妈妈消除了痛苦。
外科胃肠病房重症监护室门外站着2个白衣天使,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了。立即接过患者,马上关闭房门,开始了生命的赛跑。办手续时,我们看到一排排电脑控制,患者的血压、心跳尽在掌握中,甚至每位的排气都一览无余,身着夏装的护士们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那么漂亮的女孩居然能为患者抠大便,接尿,收拾呕吐物,真是难为孩子们了!
昏睡百年,东亚睡狮已觉醒。那是民族振兴的前奏。
妈妈整整3天3宿挣扎在死亡线上!今天才逃离了死神的魔掌,获得了新生!
谢谢,所有亲人的关心;谢谢网友的挂念;更得感谢双辽医生的救助;谢谢医大一院的大爱无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