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都来为故宫“扒粪”!

(2011-08-10 09:16:58)
标签:

文化

故宫博物院

哥窑

文物拍卖市场

情感

分类: 原创

铁路坑你没商量

 

                  全民都来为故宫“扒粪”!

 

                               文/张栋山

 

     从今年5月份开始,故宫拉开了闹剧的大幕,演绎着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直到到8月份才渐入佳境,呼啦一下尘嚣再起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围绕故宫博物院的“扒粪”运动持续升级。

   几天前,突然传出更为火爆的故宫博物院曾于1997年拍得并收藏了五件一度流失海外的北宋珍贵书札,但该批书札于2005年再次“现身”文物拍卖市场,并以超过1997年购入价3倍的价格,被拍出易主。面对这疾风暴雨的质疑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故宫今日终于羞羞答答解释说是记载有误,坚决不肯承认!国家相关部门更是惴惴不安,一个劲的出来打圆场,生怕事态继续发展下去无法收场。

   然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这么些年来故宫劣迹斑斑,一旦推倒多米诺米排,便如同见到太阳的冰山一样露出了狰狞面目。

   封口费初露端倪。话说门票嗷嗷见长之后,故宫内外勾结,导游带团畅游那深宅大院,逃票运动之后,是私下分成,你几千他几万的中饱私囊,上缴财政成了井中月水中花。遭遇这种待遇的游客千千万万,其中有人振臂一呼,狮子大开口要价20万,否则就曝光,故宫博物院是经过历史大风大浪考验的风水宝地,岂能在小河沟里翻船?于是就讨价还价,想千方设百计的运作,终于以10万元渡过险滩。啥叫水平,摆平就是能耐,真不知道许多年来花了多少纳税人的钱买来了暂时的平安?

   “扒粪”刚刚开始,发酵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人们正睁大双眼观望:

    故宫到底折腾出去多少国宝?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宝贝换取几多钞票,是集体私分了,还是揣进个人腰包?

    博物院应该是专家学者云集的地方,从错字门中露出了马脚,原来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者“虎踞龙盘”,半瓶子醋居多,靠这些人粗手大脚地守护文物,真有点张三【狼的别称】哄孩子不放心啊。好端端的文物,一经过手就面目全非,更加可怕的是整打弄碎,趁人不注意兴许扔到哪个犄角旮旯了永无出头之日了。

    国家有法,损坏文物2小时就必须报告,然而故宫有令,一旦出现问题就都要装聋作哑,不许露出一点端倪,不许对外透露一点信息,不许还是不许压得大家透不出一点气。一个价值连城的宋代哥窑盘子碎成6半,压埋了一月有余,要不是网友披露,猴年马月外界都别想知悉。多少年了,多少宝贝被损毁,毁我宝藏的事情何日才能真相可对天地?故宫处理了,那是你们内部的假把戏,必须依据国之大法严肃查处才是对的。

    鲜花、掌声,荣誉应该送给有功之臣,可是故宫里倒反天罡,破坏文物的评为先进,得到破格提拔,物质精神双丰收,简直不可思议。过去说盗锱铢者为窃贼,窃国者为诸侯,现在故宫这些汪洋大盗难道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里边肆无忌惮地损毁文物,外边出租花天酒地,是谁给的权利可以横行无忌?

    监管缺失是症结所在,失去监督就会腐败。故宫博物院就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自己的家天下,想咋的咋的,没说没管乱整一气,出了问题就危机公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撼山易,撼故宫难啊!

   “扒粪”是民情民意,愤青不过是过眼烟云,身在高墙之中的蛀虫们照样稳坐钓鱼船,以无可奉告昭示天下,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