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栋山真情评说
张栋山真情评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558
  • 关注人气:24,5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 中华魂【系列评论】之四

(2011-05-25 11:06:22)
标签:

中国

微软雅黑

端午节

艾叶

分类: 原创

        端午节 中华魂【系列评论】之四

                       文/张栋山

      端午节 <wbr>中华魂【系列评论】之四
     【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

  端午快到了,大家也看到我针对端午节写了一系列的话题,当然也看到其它博主写到韩国大搞特搞孔子祭、端午祭……,周边一些国家正在从文化的高度上抢占由中国创造的民族节俗的制高点,或把中国的节日进行“去汉化”处理,这不能不给对本土文化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敲起警钟。就好像自己的宝贝旁睡大觉,忍忍摄取,或把自己的宝贝束之高阁,不闻不问,都是对祖先的忘却、对民族文化不负责任的表现,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端午节 <wbr>中华魂【系列评论】之四

                                                               端午节 <wbr>中华魂【系列评论】之四


                                           【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
                   

就拿最近我看到最多的博友们讨论的,我们遗忘了端午节的一个健康风俗洗艾澡说起吧!资料显示,人家韩国是疾足先得把端午祭注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做成旅游的一大景点,拉动经济增长……这让我多少有一些不舒服,就向小日本拿着中国发明的火药升级为大炮再打中国人,把外国人发明的乒乓球打成中国的国球一样,反应都是一样的:倒吸一口凉气。

今年春来早,端午节即将如约而至,官家还给放假呢。在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之外,您是否想到痛痛快快洗个艾澡,祛病驱邪,年轻身心,为纪念发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洗艾叶澡的习惯,在我国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尤其在乡下、贫困家庭应用的颇为普遍,他不仅用于端午节前后,作为应景节俗,而且贯穿于生活的多个时段,成为普通的保健措施。而且这一措施,从婴幼儿阶段就开始了。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叫“三朝”,北方一些地区要给孩子洗第一次澡,称为“洗三”。古俗讲究很多,对洗澡盆、洗澡水、主持洗澡的人都有要求。洗澡盆,一般用铜盆。洗澡水,要用艾叶、槐枝熬开的水,取名“长寿汤”,说此水可“灭毒祛病”,使孩子日后身体健康。洗澡的人,要选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妇女。洗澡时,一边洗还要一边唱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生殖器),做知县;洗洗沟(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等),做知州。”

显而易见,这一民俗的用意是为孩子求吉祥的,反映了我国人民爱护下一代、希望下一代健康成人的美好愿望。其中有两点是符合科学的,一是洗澡讲卫生的习惯,二是用中药熬水洗澡防病的做法。

小儿“洗三”的“长寿汤”中运用艾叶、槐枝“灭毒祛病”说法的道理,在于艾叶、槐枝都是防治疾病的中药,也的确具备有这方面的作用,中医术语中是用理气血、逐寒湿、治腹胀、疗疮癣、除瘴疟的话来表述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抑菌、抗菌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双弧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效果,对多种真菌及皮肤外伤创面的细菌也有作用。另外,它们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耳廓炎、结膜炎、皮肤及关节过敏性炎症有效。

故端午节在古代也称卫生节,健康节,通过洗艾澡将细菌、虫蛇清洗干净保佑这一年清清净净、健健康康。

据有关专家介绍在十四世纪中期,欧洲曾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期间导致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在中国没有出现,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专家认为与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端午节挂艾叶、熏艾烟、洗艾澡的习俗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由此看来国人能逃过黑色病瘟疫一劫,洗艾澡、挂艾叶风俗功不可没。艾叶的功能还有很多,博主就不一一介绍了。但为了国人的健壮、为了保护端午节完整传统风俗,并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就从这个端午洗艾澡做起,现在就购买洗艾澡的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