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中华魂【系列评论】之四

标签:
中国微软雅黑端午节艾叶 |
分类: 原创 |
就拿最近我看到最多的博友们讨论的,我们遗忘了端午节的一个健康风俗洗艾澡说起吧!资料显示,人家韩国是疾足先得把端午祭注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做成旅游的一大景点,拉动经济增长……这让我多少有一些不舒服,就向小日本拿着中国发明的火药升级为大炮再打中国人,把外国人发明的乒乓球打成中国的国球一样,反应都是一样的:倒吸一口凉气。
今年春来早,端午节即将如约而至,官家还给放假呢。在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之外,您是否想到痛痛快快洗个艾澡,祛病驱邪,年轻身心,为纪念发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洗艾叶澡的习惯,在我国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尤其在乡下、贫困家庭应用的颇为普遍,他不仅用于端午节前后,作为应景节俗,而且贯穿于生活的多个时段,成为普通的保健措施。而且这一措施,从婴幼儿阶段就开始了。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叫“三朝”,北方一些地区要给孩子洗第一次澡,称为“洗三”。古俗讲究很多,对洗澡盆、洗澡水、主持洗澡的人都有要求。洗澡盆,一般用铜盆。洗澡水,要用艾叶、槐枝熬开的水,取名“长寿汤”,说此水可“灭毒祛病”,使孩子日后身体健康。洗澡的人,要选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妇女。洗澡时,一边洗还要一边唱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生殖器),做知县;洗洗沟(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等),做知州。”
显而易见,这一民俗的用意是为孩子求吉祥的,反映了我国人民爱护下一代、希望下一代健康成人的美好愿望。其中有两点是符合科学的,一是洗澡讲卫生的习惯,二是用中药熬水洗澡防病的做法。
小儿“洗三”的“长寿汤”中运用艾叶、槐枝“灭毒祛病”说法的道理,在于艾叶、槐枝都是防治疾病的中药,也的确具备有这方面的作用,中医术语中是用理气血、逐寒湿、治腹胀、疗疮癣、除瘴疟的话来表述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抑菌、抗菌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双弧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效果,对多种真菌及皮肤外伤创面的细菌也有作用。另外,它们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耳廓炎、结膜炎、皮肤及关节过敏性炎症有效。
故端午节在古代也称卫生节,健康节,通过洗艾澡将细菌、虫蛇清洗干净保佑这一年清清净净、健健康康。
据有关专家介绍在十四世纪中期,欧洲曾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期间导致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在中国没有出现,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专家认为与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端午节挂艾叶、熏艾烟、洗艾澡的习俗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由此看来国人能逃过黑色病瘟疫一劫,洗艾澡、挂艾叶风俗功不可没。艾叶的功能还有很多,博主就不一一介绍了。但为了国人的健壮、为了保护端午节完整传统风俗,并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就从这个端午洗艾澡做起,现在就购买洗艾澡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