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族学校真的是挡不住的诱惑吗?
文/张栋山
东北大雪冒烟咕咚下起没完,火车之上一样烟熏火燎的跟着凑热闹,衣薄不能怨天寒,这样滴水成冰的“好日子”老整那些美丽冻人的事儿,还怪老天爷发威施暴吗?
招手停一样的老牛破车疙瘩套缓慢行进着,旅客们吞吐着哈气南朝北国的闲扯着,无奈地不时踱着麻木的双脚,忍耐是唯一的选择。谁让你自己没有私家车了,要是有能耐带着官驾“周游列国”,像那邮政局长一样带着女下属吃喝玩乐带撞人还有人捞呢。即使一下子撂倒5个小朋友,官家拿点散碎银两花点散碎银两照样摆平。个人不散腰岔气的怕啥呢。
“要不是图喜孩子将来当大官,我何必遭这个罪呢”。大家唠得正在入港之时,突然猛可里插进一个大嗓门,但见那半老徐娘手舞足蹈地唾沫星子满天飞的打开了话匣子“我大姑娘18岁了,在大连贵族学校读高中,不瞒你说那个月都得几万子,将来出息大发了,我们老公母两还愁吃香的喝辣的吗?”
大家分明见她手里牵着一个5岁来的女孩子,一脸狐疑的猜测着,“那这小姑娘是?”
“呵呵,这个是老二”。人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农村兴给二胎啊,大丫头挺大了,独生子女的地儿也享受了,突然可以给指标了,一个羊也是赶,俩羊也是放,想要个带把的,这不又来个丫蛋儿”。
“天啊,一个孩子都大脑袋小细脖的强活,2个不累死人啊”。好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叫苦连天。
“别看我快50岁了,再让生,还要接户口本的呢。”那女人拍着缀满肥肉的肚皮侃侃而谈“咱那疙瘩缺的是劳动力,全指望传宗接代呢,这女孩再上贵族学校也是给人家赶网啊,白挨累。”
于是关于生男生女的大讨论开始了,好多人倾向于只要成才,就是正事儿,一筐木头砍不出个椽子有啥用呢。
“是啊,我呢咬牙把大丫头送到大连,这小妮子就是自己不吃不喝也得进贵族学校,不能瞎了材料。”
谁有胭脂都愿意往脸上搽,况且被素不相识的人追捧着啊。那女人一边伺候着小孩吃着高档小食品,一边侃侃而谈的述说“革命家史”。土生土长在乡下,上错花轿嫁对郎,老爷们傻子睡凉炕全靠体格壮,攒俩钱买了大翻斗车搞运输,一铆劲把大女儿送到大连读书写文章,费用如流水般花着。出手大方劲儿不能低于城里人,就是撵新潮手机都花老鼻子钱了。到了小丫头这儿,跟前的学校不教英语,不学奥数,就连那老师都土的掉渣一般,一桶水只能教给孩子一滴呀,他们是回天无力之辈。于是便舍近求远在孩子3岁之时就送到县城贵族学校上幼儿园,够年龄就立马读小学,一年才一万多块,种点地就富富有余了。想孩子就多去几趟,多扔那点零花钱,24小时有老师照料,比家长都细心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不是说着玩的,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啊?
车到站了。贵族学校的诱惑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孩子幸福的摇篮需要金钱的支撑,芸芸众生尚在温饱线上挣扎,只有幸运儿能美梦成真,老百姓只能望洋兴叹。孩子本该有个快乐的童年,可是期待成为人上人的压力时时提醒着,身心憔悴何处寻求乐趣......
贵族梦啊,可不是谁都可以有的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