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的大小馆子去了不少,不管是自己掏腰包,还是别人买单,山珍海味品尝过一些,但要真细细品味起来,还是妈家的红烧肉解馋,回味绵长,终生难忘!
2010年元旦,急急忙忙赶回家乡,一上冰天雪地的火车就想起那诱人的有肉香,连冷都减少了许多,透出的哈气就当是开锅的蒸汽在召唤,闻着那袅袅的香烟,就当炉火正旺呢。
到家了,满满的一碗红烧肉如约而至,老妈颤颤巍巍的迎接着,难为她了,74岁的人啊。
妈家的红烧肉好香,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品尝一口,香的呀筷子都放不下了!
其实那肉没啥不一样,就是市场上买来一块猪前朝或后鞧,卸成若干巴掌大小的块儿,摘去毛毛,文火烀到8分熟儿,打成一公分的块儿,那边炉火正旺的时候倒油,加糖【功夫就在这儿】要冒烟,既不能没化开,有不许糊了,糖色挂上再添适当的汤水,坐一边去馋的淌口水了呀。
不过看花容易绣花难,当年机务段办食堂,老来人学艺,到老儿都是半途而废;好多亲戚偷艺眼睁睁的学个八打儿,自己一实践非甜即苦的白瞎肉了,只好捏着鼻子咽药一般的‘享受’了;我老婆按说也混个大学毕业,又是美食家专心磨眼的研究吃的,可是弄得满身油渍麻花的呀,那所谓的美味就是让我忆苦思甜。
哎,眼见失传的一道好美味啊。老妈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了,那满族人特有的美味佳肴还能品尝多少年呢?
明天又要离开家乡出门打拼去了,有老妈的这碗红烧肉垫底,还有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能对付呢!
朋友有时间咱们再回老家一起品尝老妈做的红烧肉好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