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会冰点服务

(2010-01-01 07:13:17)
标签:

冰点

赶年

绕树三匝

革命同志

马尾巴

东北

杂谈

     70岁有家,80岁有妈。中国人讲究的就是常回家看看,实在受到时空阻隔没办法的时候,只好攒足了劲儿赶年过节从天南海北地老天荒的地儿往家赶,哪怕是天涯海角也在所不辞,这叫一份不了情,更是游子心啊。

    出门选火车,既经济又安全。每每一看到这广告都会怦然心动,回头去追忆风风火火的55年岁月还真是这码事儿,小时候和开火车的老爸南跑北颠的,老人家似乎除了公字铁【铁轨的形状被工人们戏称为此】之外不认识别的,啥汽车飞机轮船都不能进入视野啊。随着年龄的增长,火车情节日浓,甚至在梦中都不时被汽笛之声惊醒,那甜甜的问候,周到热情的服务,真的让人难以忘怀,不时想着何日再相逢。

    1987年,有幸平生第一回从东北去上海,接官家光坐了一把飞机,这才体会到天外有天的滋味儿,感受到服务理念,服务层次的差别竟是如此之巨,原来消费者是上帝不是说着玩儿的呀。重新审视一下,居然发现铁路的服务与日俱下,实在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若干年了,火车不时提速,朝发夕至,夕发朝至,方便千万出行的人,举国一片欢呼声,然而硬件的改变并没有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有的地方反而出现了滑坡,引起阵阵抱怨之声鹊起,打了折扣的服务让人难以接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09年12月31日的旅途亲历让我大开眼界,真的感受到了冰点服务的滋味。头一天好顿查询,得知原来通化到通辽的火车改点了由上午9点多推迟至11点了,风风火火的到了售票处问起来谁也说不明白车到哪儿是终点,到哪儿换车还是直达,只好先买到四平再说吧。进得候车室内,门口的3品检查那儿倒是能见个把人影,如临大敌的阵势加上全副冬装,让人从心里冷到全身,鸡皮疙瘩满身,到了开车的预约时间,广播鸦雀无声,找个‘明白人’问下又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晚点了不用说,现在东北的车要不如此对不起革命同志,但是晚多少,啥时到总得给个说法吧?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人群骚动着,没办法忍耐啊,我们血管里流的都是驯服的血嘛。最冷的天加上接近零度的冰冷,无尽的忍耐啊。终于得到通知晚点30分钟后火车就将抵达,希望之火燃起了。

   快跑啊,火车来了。咱们的习惯就是哪怕有3个人都得在那挤,何况好几百个憋红眼归心似箭的人碰到一起呢。其实那打死就开一扇门的火车要是按顺序上下的话挺快捷的,偏偏一涌而至,谁也不让谁,都黏糊在一起,谁都难突破,那车要不晚点才怪呢。

   车上本该温暖如春的呀,可是冻实心了的人们发现有节车厢比外边更低8度脚下是冰,头上是霜,哈气一片,再呆下去快成冰棍了。于是风起云涌的找着能坚持革命的地儿躲起来,将就着痛苦的旅行生活,好在都是几百里地的短途之旅,咬牙捱着吧。没有送水的,要想喝的话不妨买来比超市贵上一倍还带拐弯的方便面解渴,车上的东西都是这样销售,别少见多怪呀。广播里大多是广告时间,听不听都得享受,再多说一点就是晚点运行,大约晚了多少多少。百无聊赖的乘客们或是南山套虎北山套狼,或是点燃劣质香烟享受着冬日里的冰凉凉,惬意谈不上,但是谁也冻不坏身板的。打听明白了,这车还开4天,马上调到南方支援春运去也,再不‘享受’真的失之交臂了。

   4个多小时的劳顿,终于熬到了家乡--郑家屯,能看到健康愉快乐观豁达的老妈,冻死也无怨无悔,况且咋也不至于那样啊。

   铁路还是我们出门旅行的首选,铁路我们心中永远的思念!

    服务都到了冰点,离温暖还能有多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难听话的警示
后一篇:铁老大就是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