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粗狂豪爽是举世闻名的,要是喝上2两小酒更显英雄本色了,给把梯子保证能上天,美言两句兴许去赴汤蹈火呢。前两天新文化报就披露了公主岭市某中心校的校长搬家四门贴告示,所有小学老师一律放假赶礼去了,孩子们每人管就放了羊,后来记者行踪被发现,酒席临时解散,可是再回去组织上课已是不赶趟的事情了。看看,100元的红包白拿了,戗风冷气白跑好几里地不说,还得原路返回,气人不。
如今这改革的时代就是好事喜事多,传统的婚丧嫁娶习俗之上又衍生出了好多新节目,满月请客,过生日操办,搬家收礼,实在没名堂的把仅有一张桌的饭店都庆祝一番开业,养的鱼儿--大白肚下崽也呼朋唤友大吃大嚼一回,可不能把面子当成鞋垫子,听到一点口风的不许拉过呀。这样的应酬多如牛毛,实在没有太大的意思了,真的是变味儿的习俗了,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党风喝坏胃,喝得最后夫妻背靠背,助长的是不良风气,影响的是社会进步的步伐。
从众心里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别人都在做咱也不能落后半步,攀比着操办的风气一旦形成就刹不住闸了,酗酒闹事的事情屡见不鲜,闹腾的满城风雨,用百姓的话说真是烦死人了。
现实是一面镜子,照见别人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好多人在寻找着新的解决办法呢。前几天去吉林省梨树县办事,突然听到一件新鲜事,几个中学统一规定无论操办多大的红白喜事,都不下馆子,参加者自讨方便,开始大家不太习惯,觉得喜庆味道不足,人家捧了半天场,连口小酒都没进肚太不好意思了。积以时日之后,各方反响良好,觉得真是一件大好事,值得推而广之。
大家觉得这样免除了远接近迎的烦恼,省去了好多忙活的时间,摆脱了大吃大嚼的应酬,免得耍酒疯时间的发生,再说了大家的钱都捐到饭店里去了,助长了不正之风,自己也都在跟着浪费真的犯不上。好处多多,真的值得推广啊于是那个县里的好多学校都纷纷仿效起来了。
学校的好风气改变了风俗,净化社会风气,值得大书特书一笔,更期待着所有的行业部门都学习一下,真的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不下馆子,感情更深,友谊更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