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飙升听说没?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州等地已经‘开刀问斩’,沈阳,西宁,宁波也是磨刀霍霍了。
涨价有理。国家发改委说了这符合资源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认为我国城市水价格仍存在价格偏低的情况。推断起来不是该不该涨价,而是晚了一些。
反对之声鹊起,一锅搅马勺不合理,支持阶梯式推进。被牵动敏感神经的老百姓无奈的选择着。回头看,北京1991年的水价是0.12元,9次冲锋干到3.7元了,有关部门还觉得没到位呢,所谓的听证会仅是涨多少的选择题,根本不是涨不涨的判断题呀!虽然知道水价背后有根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益链条在作怪,水企的毛利率超过房地产,但是光听到轱辘把响就是找不到井在哪儿,只好忍了。于是风起云涌的涨价浪潮便接踵而至了,有的地方竟然一下子把涨幅提高到45%以上,让人目瞪口呆。
实在说,近年来供水企业加大了建设投入;政府价格政策也有些调整;市场变化增大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必要的水价调整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问题在于不明不白的光挥动涨价的大棒,一个劲儿的掏老百姓的腰包就让人不大感冒了。
前几天国际石油涨价,咱家也按80美元一桶比照着提了,虽然到今个还在75--76美元晃悠,狠狠的赚了一把;中石油中石化看大雪纷飞来得早,断气逼宫涨价未果,也让人们饱尝了挨冻之苦;电力也拿出点小理由跟进着,先牛刀小试,后全力推进。可是自来水的收费项目没有清单,构成标准不知道,没有个公开透明的账本,凭啥涨价没商量啊?
以成本高,水价低维借口似乎站不住脚,说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好像也不大相当,没事放水玩,真金白银的交出去,谁不心疼啊。
中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家园,多年以来老百姓习惯了相对较低,相当于福利性产品的水价,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不假,适当提价应该,约束必要,但是离谱就不对了。想想买来的菜要是干干净净的话谁还不嫌费事费水去搅和,衣服穿上一星期都不埋汰,还用老去洗吗?问题是外部环境太差,不这样行吗?
谁是生命之源,节约每一滴水都是应该的,加大环境投入建设绿色事业节能减排国家下了决心,加大投入了,咱百姓也应该行动起来,换个节水器具,洗澡盆也换成淋浴享受一下,集腋成裘保证见效。
其实那些早都有人先行了,但是谁也跟不上涨价的步伐。试问政府的投入哪去了,老百姓被托掏去的钱干啥了,是不是私分乱花了。你把我们当成陪绑的摇钱树,真的没商量吗?
现在最大的浪费者是水企,楼下24小时哗哗的流没人管,一找就是进楼归物业,楼泡的要倒了,在下水道旁边弄个洞万事大吉,水表安上不好使不去维修,收月费,有些人来水就放。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很多,举不胜举。你管理上的漏洞,让我们买单,实在是不相当啊。
烟酒调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可以不抽不喝;石油追高咱没车,受伤不大;房子天价了,我们不去抚摸泡沫。可是你能几天不吃饭,要是同样不喝水要不干巴死才怪呢,别说3.7元一吨,就是5元了,你能不买吗?
水呀水,你可别再疯狂的涨价了,老百姓的承受力有限啊。
无奈之余真的希望看看那账本到底有那些该我们拿,哪些是不该百姓掏腰包,哪些是管理上的漏洞,哪些是利益链条上的黑洞!
我们血管里流淌的是驯服的血,可是对不合理的事情也会说上几句,虽然人微言轻,于事无补,但是谁也不会憋死啊。
涨价的狂潮再猛烈些吧!我们准备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