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泽国,打渔捞虾,其乐融融。这是如今卷土重来的死灰复燃的福建省福州市内江及岷江沿岸连家船生动的一幅美景,鸡鸣狗吠之声迭起,渔歌唱晚,丰收已经在望,虽然老人孩子居多,但是身后牵动的是无数思念的眼球。
然而那地儿好刮台风,要是再来个天翻地覆还能慨而慷吗?火烧连营是历史传说,当今社会进步了,渔民手中能有多少新式武器能够在火灾来临时派上用场啊?一家一家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起,大难来时各东西都顾不过来呢,逃生的本领有多大把握。加之老人孩子抗拒抵御灾害的能力极弱走不动和跑不了,不是在自寻死路啊,到那时说啥不都晚了吗?
据披露小桥流水人家带来的除了微薄的收入外,还在制造着灾难,吃喝拉撒睡都在船上,所有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意随处倾倒之,我们的生命之源一点点的污染,那可不比甲流轻多少啊。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生命之源被污染,饮用到肚子里的是人粪尿,猪牛马羊鸡犬的排泄物,各种生活垃圾之大全,恶心事小,要是天天自觉不自觉的食用各种细菌超标之物,人还能好吗?咱们中国人好跟风,其他几万一度退出江湖的靠水为生几辈子的人重操旧业杀个回马枪岂不乱套了呀!如今那里的光明港,港头,洪山桥已经是船满为患了,再不治理,马上就会泛滥成大灾了。
政府在若干年前曾经采取了断然措施解决了水上吉普赛人的问题,修安置房,给最低生活保障金,还给有一技之长的找到了用武之地,似乎万事大吉了。连人民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都详细做了报道,予以肯定。然而在人们的欢呼声还没停下来的时候,一些长期习惯于‘水上漂’的人感到无所措手足了,房子简陋,生存无计,仅靠那救济金般的低保维持生活捉襟见肘,重操旧业似乎成了唯一选择,轻车熟路好走啊。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但是救济不救贫是传统的规矩,世界上都没有免费的午餐,凭什么要照顾那些水上移民。于是矛盾产生了,老百姓悄悄的连家出动了。这叫习惯的力量最伟大,连没完成9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孩子都被绑上了战车,不更是一种悲哀吗?
问题摆在那里,谁来管?有关部门还在踢皮球,水利没责任,渔政鞭长莫及,现在好像千斤重担要压在于此关联不大的城管肩上了,听说不日要出手了。都说那个部门首当其冲,老遭到百姓反对,他不下地狱谁下呀。关键是他们有职无权,能牵头得罪人,却无权处罚,到头来真的怕又是狐狸没打着倒惹一身骚,不信走着瞧。有好处时都脑袋削个尖,没利益的时候都在一推六二五。不过有人来管了,倒真是好事一桩。总比一团乱麻好得多了。清理必要,现在也算及时,关键是要给老百姓一个空间,能自食其力,干呆着没事情做更难受,再就业本身就是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几辈子都靠水为生,冷不丁成了‘旱鸭子’更难适应,必须动真情办实事,关心帮助是若干年的事情,绝不是一蹴而就能大功告成的。真得动脑筋想办法,花气力,要持之以恒。要是岸上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谁还愿意跑那漂泊啊。
咱们多年来习惯于大轰大嗡,搞啥都像运动似的,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后就是大撒手,放任自流,但愿这回别那样了,治理之后别再反弹,要有长效机制,反正官员也多如牛毛了,抽出点来也坏不了年成,提拔几个也不碍事,就整个庙摆在那风口浪尖上,省着都在管又都不管,权力不清,责任不明,干事的没有,邀功请赏时都在伸手,领俸禄时少一分钱都能拧掉你脑袋,要不就老有人说仗好打功难评呢?
人民政府为人民,帮助水上归来的百姓安居乐业是份内之事,可别当成脑瓜门上长疖子---额外负担,要换位思考,多了解他们的难处,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真正排忧解难,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就能从根上解决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做到了还愁百姓不听话吗?山清水秀的美好生活还远吗?
回来吧,水上吉普赛人!你们的抗争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