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殡葬改革了,好多人都为逝者买了公墓,确实好多了,再也见不到乱葬岗子了,大官和咱老百姓也容易在那谋面了,好多事情也容易掌握了呀。
话说有那么个够级别的,每回去公墓别人拿花圈,拿烧纸,他呢拿饺子,一跪就是老半天,常了,难免会有人好奇纳闷,熟悉了便聊起来了。在那地方人似乎平等了,说话也随便的多了。于是那故事便传播开来。
原来这老兄是独生子,老爸英年早逝,老妈含辛茹苦的拉巴他长大,孤儿寡母的日子真是一言难尽,所有上学生活包括找老婆的钱都是老母拾荒所得换来的,容易吗?
儿子长大成人了,用东北话说叫老有出息了。但官员和捡破烂的咋能同日而语呢,在人前背后,他最避讳的就是谈论老妈,为尊者诿是我们的传统,谁都知道但是都假装迷糊,地儿太小没办法呀。
有一回,当官的坐车去小区例行慰问,陡然间看见那佝偻的身影,蹒跚的步履,不用说他就知道是谁,但那场合他真的放不下架子呀,中国人的面子太重了。老者其实看不到,她在为又拣到几张旧报纸而欢欣鼓舞呢。
事后,娘俩干了起来,大概意思是妈妈别丢人了,我养的起你。老者懦弱的求,我身板硬朗,闲着会得病的。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儿子大胜而归。
时隔数日,儿子得宽余,却见老者安卧于病榻之上,赶紧上医院治疗,也管不得老太太卑微的身世了,好在老骨头抗折腾,大有好转的迹象,打发他去忙,工作重要啊。老妈一无所求,就想吃一顿儿子儿媳包的饺子,他算是答应了。可转身就忘了。
他不懂老者拿天是回光返照,当他还在酒桌上推杯换盏时,老妈永远的睡着了。
哭不是男子汉的长项,中国历来讲男儿有泪不轻弹,况他是有身份的人呢?但见过的人都说那天是真心的死去活来,不仅仅是为了逝者,更为了自己的违约,人死不能复生,就是做出金饺子也是于事无补了呀。
人生有好多遗憾,要不雇人为啥老说要日三省乎吾身呢。不过有些事情可以弥补,有些事却是要悔青肠子的。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
这位老兄就这样生活在悔恨中,恐怕要永远了。
前有车后有辙,朋友你做的咋样呢?
我做的不够,仍需努力,常回家看看都没做到。
我会改的,真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