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2015-10-04 19:41:32)
标签: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墨子

分类: 读书笔记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1.       起讫年代:

《史记》记载极略

孙诒让《墨子年表》:起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

钱穆《墨子年表》:起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 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

*钱表较近是。

2. 生地:

  或云宋人,或云鲁人。因其学说受周影响极深,可能为鲁人。但亦有宋人之风。或者墨子先在鲁受孔子影响,及后为宋大夫 ,又合宋人兼爱非攻之教,遂成墨学欤?

3. 近人始有谓:“古之所谓墨者,非姓氏之称,乃学术之称也。” 其所见称为墨道。

4. 因儒家以法周相号召,故墨子自以其学说为法夏以抵制之。盖就平民之观点,以主张周制之反面者也。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经》及《经说》等篇乃战国后期墨者所作。因战国前,无此体裁之著作。

 

*文体发展:记言体铺排的记言,设寓的记言据题抒论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1. 墨子弟子之出处行动皆受墨子之指挥。墨子弟子对其师之绝对服从,纪律极严。

2. 墨者之首领,名曰“巨子”。第一任为墨子,此外见于《吕氏春秋》者,有孟胜、田襄子、腹黄享(此字为左黄右享,音吞,黄色

3. 墨者之行为与所谓侠者相同,《史记·游侠列传》所谓“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者也。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1. 尚俭节用,及兼爱非攻墨子不但执行,且予以理论的依据,使成为一贯的系统。

2. 墨子书中反对儒家之处甚多,因其哲学之根本观念不同:

   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墨:专注重“利”,专注重“功”

   孔子乃无所为而为,墨子则有所为而为。

3. “功”“利”乃墨家哲学之根本意思。

   《墨子·非命上》云:

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乃墨子估定一切价值之标准。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1. 人民之富庶,即为国家百姓人民之大利。凡能使人民富庶之事,皆为有用,否者为无益或有害;一切价值,皆依此估定。

2. 行事主张:

1)尚节俭,反奢侈。

2)节葬。

3)反对音乐,美术只能动情感,墨子以为无用而摈斥之。

4)反对祭祀。

5)喜,怒,乐,悲,爱,恶,皆属于情感方面,墨子以为“六辟”,皆须去之。必使吾人“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吾人一举一动,皆在理智用事之状态中。此墨子排除情感之明文也。

 

六、兼爱

1. 国家人民之互相争斗之原因,起于人之不相爱。

2. 天下之大利,在于人之兼爱;天下之大害,在于人之互争;故吾人应非攻。

3. 墨子之非攻,因其不利;孟子之反对战争,因其不义。

 

七、宗教的制裁

1. 墨子未以为人本能相爱。墨子以为人性为素丝,其善恶全在“所染”。吾人固应以兼爱之道染人,使交相利而不交相害。

2. 墨子注重种种制裁,以使人交相爱。

3. 墨子注重宗教的制裁:上帝、鬼神能“赏善罚暴”,人亦须“自求多福”。

 

八、政治的制裁

1. 墨子认为欲使世界和平,人民康乐,不仅需要有一天上上帝,亦需有一人间上帝。

2. 国家既立,天子之号令,即应为绝对的是非标准。除此之外,不应再有任何标准。故除政治的制裁外,不应再有社会的制裁,宗教的制裁也必为政治的制裁之附庸。

3. 天子上同于天,其所说之天子已君主而兼教皇矣。

 

九、余论

1. 墨子之意虽欲使国家百姓人民富庶,但其谓吾人应牺牲一切目前享受,以达将来甚远之目的,则诚过于算账。

《庄子·天下篇》云: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墨子不行于世,此或一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