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心理学看《绿皮书》

(2020-12-04 08:25:56)
       接着上篇文章,小宇让我用所学的心理学浅薄知识分析一下《绿皮书》这部电影。对我这样一个没有心理学系统知识的人是一大挑战。
       我看来,酒店保安是一个身心很健康的人,敢爱敢恨,家庭责任感强,了解社会规则,懂得包容,并且非常明确自己的职责边界。唯一遗憾的是他生活在社会底层,工作性质又有些偏向黑社会,他想脱离这种状态,但没有知识的他只能感到无奈。
      而钢琴家正好相反,是一个知识渊博,生活在社会上层的人,并且极具修养。就先从钢琴家说起,心理学讲:人正常的成长过程是从自恋到依恋,我们的生活轨迹就是自体寻找客体的过程,即我永远都在寻找你,这一过程是通过我向外界发出能量,并有人能接住这一能量开展的。当这一过程受到阻碍时,我们内心就形成了坏,这个坏具体包括两点:
      1)关系中的恨
      关系中的恨就是黑色生命力,由于自体虚弱我们不敢接受这个黑色生命力,因此就会投射出去,即投射到他人身上。
      2)自体虚弱
      上一篇已经讲过了,当没有爱去接住我们投射出去的能量时,我们就不敢面对自体虚弱。
      而钢琴家正是一个坏的典型,从小就是天才,妈妈带他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但一个高贵的黑人显然是无法被社会接受,因此钢琴家存在上述两个严重问题,既由于不被社会接受导致内心存在巨大的黑色生命力,和用高傲去掩饰的自体虚弱。
      而身心健康的白人保安帮他化解了这两个问题。白人保安遇到种族歧视时和黑人钢琴家站在了一起,他接受住了黑人钢琴家关系中的恨,因此导致黑人钢琴家的黑色生命力开始转换成健康的生命力,可以滋养自己的生命力,因此在最后,再遇到种族歧视,他坦然接受了。
      当白人保安看到如此神圣的钢琴家一丝不挂被警察侮辱时,白人保安并没有一点嘲弄,而是跟黑人钢琴家说:他知道社会很复杂。尤其逼迫黑人钢琴家吃炸鸡翅那段,其实这些都是教白人钢琴家如何去勇敢面对自体虚弱。因此结局就是:黑人钢琴家决定不再封闭自己,勇敢去参加一个种族歧视严重大家庭的派对,因为他明白,自体永远要寻找客体,他的巡回演出就是寻找客体的过程,但很失败,他首先要将黑色生命力进行转换,勇敢面对自体虚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客体,才能由自恋转换到依恋。
      白人保安人性相对简单,因为其本身就是身心健康,当他接触到艺术后,很快就转变了,并且快的令人瞠目结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心无杂念,专心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