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兴起

(2015-06-10 18:32:47)
标签:

创意写作

教学

中国文学

课程提纲

分类: 创意写作课程

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兴起(课程大纲)

——MFA课程设置的观念与实践

 郝庆军

 

引言

    创意写作(MFA)课程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及其成就

  新世纪以来我国创意写作的兴起:以复旦大学为例

  创意写作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发展:《创意写作书系》研究

  开设创意写作班:课程、师资、规模与前景

 

引言  为什么研究创意写作

 

1、  什么是创意写作?

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是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

创意写作有四个特点:第一,文本书写的社会性(发表、应用);第二,写作过程的智慧性(新颖、脱俗);第三,写作主体的创造性体验(打破陈规);第四,写作方法的可训练性(培训、学习)。

与一般的文学创作相比,创意写作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可训练性与控制性。创意写作打破了“文学创作不能教”的神话,认为任何写作都是可以通过培训和练习获得经验与走向成功的。

他们的宣言是:“我不能给你天才,但是我会让你在使用你的天才的时候会很方便。”也就是说,创意写作不能凭空创造天才,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天赋,创意写作会把这种天赋发掘出来,发挥出来,并发展到极致。

所以,创意写作不是一种自发的自在的写作模式,而是一种训练,一种自觉地突破写作瓶颈,打破写作常规的一种写作模式。而创意写作课程就是训练、培养、发掘人的写作才华的一种教育实践。这个教育实践在世界非常流行,有了近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却刚刚起步,只有在少数几个教育机构实施。

下面的几节课中我们专门探讨世界创意写作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创意写作课程的初步尝试和取得成果。

 

2、  创意写作课程与文艺学、艺术学学科的关系

文艺学和艺术学都是关注文艺理论的学科,与创意写作有何关系呢?

首先,文艺学和艺术学理论中都包含写作理论,而创意写作是写作学中的一部分;

其次,文艺学和艺术学与创意写作在某些方面想通:如在文学心理学、文学发生学、文学创新和文学组织等方面是一致的。

再次,在课程设置上,与艺术学的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方面是一样的都,都属于艺术硕士MFA

 

3、  我对创意写作的研究

2011年到《传记文学》任职的时候,开始关注创意写作。一是传记文学属于非虚构文学,是创作的一种,接触了大量作品,编辑和策划选题的过程中,发现非虚构写作的重要性。二是自己也参与写作,写小说,也写传记文学故事,对这方面开始思考和搜集资料,尤其对创意写作的概念开始发生兴趣。三是在与作者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作者并没有掌握写作要领,出现很多问题,在帮助作者改稿和梳理思路的过程中,发现创意写作非常重要,于是开始留意和研究。

 

  创意写作(MFA)课程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及其成就

 

1、  创意写作为什么首先在美国兴起

2、  爱荷华创意写作工作坊和国际写作中心的成立

3、  美国创意写作课程遍地开花

4、  英国创意写作的发展

5、  澳大利亚创意写作的特点

6、  创意写作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新世纪以来我国创意写作的兴起:以复旦大学为例

1、  作家协会对作家管理和培训

2、  我国文化的迅速发展与培训机构设置的落后

3、  作家进高校的热潮

4、  创意写作课程引进高校

5、  复旦大学的创意写作课程设置

6、  上海大学的创意写作中心

7、  创意写作进大学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创意写作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发展:《创意写作书系》研究

1、  创意写作理论首先是译介和引进

2、  创意写作理论与传统写作理论的区别

3、  《创意写作书系》介绍

4、  创意写作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

5、  人人可以成为作家

6、  作家训练的重要性

7、  写作障碍的认识与突破

 

 

  开设创意写作班:课程、师资、规模与前景

1、  创意写作课程:本科、硕士和博士

2、  MFA是最合适的创意写作模式

3、  课程与学制:30个学分,2-3

4、  作家教授写作课,专家教授基础理论课

5、  规模与形式:10-15人一个教学班或工作坊

6、  经营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

7、  MFA办学流程规划

 

注:这是我在2015年3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给研究生上课时的一个课程提纲。也是我近几年对中国创意写作课程和教学的一些思考。一共上了4个半天,16个课时,从效果看,并不理想。艺术学系的研究生对这门课不太了解,甚至对文学创作是否需要不需要教,还存在疑问。我的课程就是从这方面出发的。现在贴出来,希望有志于此的同仁或学生,给我交流和一些意见。

                                            郝庆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