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囧》闯了文化清规的黄灯

(2013-01-08 08:32:37)
标签:

《泰囧》

文化清规

闯黄灯

杂谈

许宁云/文

  

   最近,电影《泰囧》极为火爆,票房收入惊人。然而就在它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招致一些非议和批评。如据媒体报道,武汉一位作家痛批《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并指责它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的两种不良倾向---“贱下”与“炫富”。对此,本人持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泰囧》虽俗,但俗到了人们的心坎儿里。人类的心理需求是复杂的、多元的。人们既需要高雅文化的滋润与陶冶,也需要低俗文化来化解身心的疲惫。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正如人们既需要身着正装,也需要赤脚裸身一样。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人们的身心被上紧了发条,因而需要某种渠道来加以释放与松弛。而《泰囧》正迎合了这种需求。

 

   其次,赏俗的过程不代表落俗与求俗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在观赏影片时,只是在享受那个把小时的愉悦与放松,那些俗而有趣的情节也仅仅是引发阵阵大笑而已,笑完后神马都是浮云。如果认为那些所谓的低俗的片段会促使人们落入低俗或追求低俗,那只是文化人的“后感知”忧思而已。这种后感知式的过分关注就像试图破解刘谦魔术那样可笑。

 

   这同样可以解释所谓的“贱下”与“炫富”。这两个词都出自该作家之口,是他经过思考后挖掘、总结出来的。而普通老百姓不是作家,他们只享受那短暂的过程,无暇顾及许多。况且这样的评判还缺乏统计学的支持。咱们不妨对《泰囧》的观众作个调查,如果半数以上都认为该部影片是“拿老百姓开涮,挖苦、讽刺、作贱老百姓”,或是“赤裸裸地宣扬拜金主义”,那么我只能无言以对。

 

   这同时使我想起赵本山的小品,有人曾经批评赵本山小品歧视、贬鄙残疾人,我想这位批评者要么是先天缺乏享受幽默的基因,要么就是对“残疾”过于敏感的急躁人士,或是擅长过度解读的“思想者”。

 

   该作家还称,“《泰囧》这样没有审美价值与艺术含量的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欣赏水平偏低。” 那么我想问,什么是审美价值?什么是艺术含量?美学知识告诉我,“美”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抽象、主观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说“审美”,而不说“吃美”或“玩美”。一个人或一幅画,有人认为美,有人认为不美。就一个人而言,心情好的时候,不美的东西也感觉美;心情不好的时候,美的东西也认为不美。人们在观看《泰囧》时,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片段抓住了观众的兴奋点,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与欢愉,难道这不是美吗?这才是真正的美,一种油然而生的真实的美。如果把它换成冷冰冰的油画,或枯燥的说教,那么所有的美也只能成为一小撮专家们的收藏了。

 

   至于艺术含量,我不知这位作家是如何理解的。即使是奥斯卡获奖作品,它们的艺术含量也是有限的。若采用倒叙,则牺牲了意识流;若强调精彩的动作,则失去温情的对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影片能把所有的艺术手法及艺术元素统统囊括在内。《泰囧》的抓手不是高雅艺术,而是平民艺术,它的艺术特点既不是大手笔的恢宏场面,也不是细腻的人物刻画,而是走马观花式的情节串接。它的着重点在于其特有的制笑机制,即通过贬损、突兀、反差等方法来达到生成幽默的效果。难道能说它没有艺术含量吗?

 

   由此看出,其实所谓的“作践”与“嘲笑”只是常规的艺术手段而已。郭德纲在相声中经常“作践”于谦,而这只是制笑机制的需要,千万不能也上纲上线地责骂他的行为是“贱下”;冯巩的经典台词“我想死你们了”让人感受到的仅仅是幽默,而不能也不会认为他是在宣扬虚伪。

 

   喜欢看《泰囧》就被认为是欣赏水平低,这似乎有失偏颇。如果有人喜欢吃烤红薯、啃玉米棒,你能说他们就是饮食档次低?地球人都知道,即使是山珍海味也不能整天吃,因为这样既会让人发腻,也会导致营养不全面。其实《泰囧》也仅仅是一道文化快餐而已,人们在享用之前也知道它是道口味独特的快餐,所以即使旁边还有富丽堂皇的酒店,人们也不会进去。

 

   在如今这个开放的多元化时代,我们不能给文化设定任何的清规戒律。文化素质与品位固然很重要,但不能狭隘地将其定位于那些冷冰冰的陈词滥调。就连《人民日报》都使用了“屌丝”,难道能说《人民日报》的品位降低了?人们既需要大餐,同时也受用小吃。文化需要多元化、层级化,因而如果要有文化清规这个黄灯,闯了也无妨,《泰囧》就是这么做的,而且非但没有被罚分,还赚了11亿的票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