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感悟 |
爱的原则
有位母亲,向心理专家求助:她辛苦养大了十六岁的儿子,经常与她争吵。在现场,母子两又争起来,母亲说儿子只玩电脑不学习。儿子说母亲品行不好,把“犯贱”和“狡辩”这类的词用在母亲身上。这位母亲2个月前一口气吃了一整瓶安眠药,她觉得痛苦得不想活了。尽管母亲以死威胁,但母子俩的关系却仍没改变。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母子却仍像仇人一样,有时候就因为一句话,竟会大打出手。
谈到很多天没叫过母亲“妈妈”了,母亲哭了起来。叫儿子写出母亲的优点,儿子想了半天,才想起一句:“不记仇”。而叫他写母亲的缺点,他却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张。被主持人戏称“罄竹难书”。他写的母亲的缺点在我们看来都是些小事。是一般母亲都会有的。比如母亲说儿子爱喝水,让他在学校多接点水喝,他说母亲是自私。母亲让他坐车时弯一下腰可以买半票,他说母亲品行不好。至于母亲这么多年对他生活无微不致的照顾,十六年只洗过三次袜子,这些事他只字不提。
真叫人叹息!专家问母亲:“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母亲抹着泪说:“我是太迁就他了。自己的孩子嘛。别的母亲做的我做了,别的母亲没做到的我也做了。他怎么就这么对我呢?”专家说:“你今天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母亲说:“我希望他不要再玩电脑,好好学习。”可怜的母亲还在为儿子着想。专家说:“你现在要解决的不是电脑问题,首先要让他把你当母亲。如果他不把你当母亲,你可以拒绝象母亲一样对他,可以不为他做任何事。”
专家给母亲讲了,爱是有原则的。任何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她能早一点教会孩子在母亲面前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样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了。教她回去后,如果孩子无理取闹,可以不理他,可以不给他做饭,不照顾他的生活,直到他能尊重母亲为止。
这件事让我们思考,其实不光是对孩子,在夫妻和恋人中间,爱也是有原则的。无原则的爱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比如一个妻子对丈夫百依百顺,或者一个丈夫让妻子为所欲为。这样的婚姻也不会幸福。慈母多败儿,对孩子的过份溺爱,只会养出一个更不孝顺的孩子。很难想像,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的人会有大成就吗?更不要想让他为社会造福了。
要想好好地爱,学会爱的规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另一半。换句话说,无论多爱一个人,都有要给自己定一下底线。有规则的爱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