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的教育背景与趋势、核心理念
(2008-08-01 00:30:56)
标签:
儿童家庭教育亲子情感 |
分类: 蒙福之家庭 |
附:亲子关系的教育背景与趋势、核心理念
一、
1、
2、
60和70年代:“智力开发”即儿童教育的代名词。
80年代初开始: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80年代中期始:重视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举),强调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儿童”(身体、心智模式、情感、社会责任和品格、诚信、关爱、信任,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倾向、社会性技能、注意力和坚持性、创造性的发展等。)
21世纪:在培养儿童品格个性和社会责任、情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全人发展的儿童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关爱身边、关心社区、关心和平和全人类的儿童,为培养本土化具有全球视角的地球公民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中国儿童事业的变革与发展。注重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而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
难点:社会与民间有缘人的共识共担,有共同蓝图、方向、使命与担当之人如何建立共识、凝聚有生力量,共同努力。
3、
4、
5、
二、
通过爱、关怀和训练来塑造、改变和教育孩子。藉此建立一个活力十足的环境来激发孩子发挥他们的潜力,最终培养身心灵健康、德才兼备懂得关爱身边关爱社群的儿童。
三、
注重爱、根基、品格、智慧、诚信的培养与训练,培养、训练、教育出德才兼备人格完整的孩子。概言之,即:
重训练、重环境(爱的氛围的营造)、重自主创造、重游戏、重品格根基、重智慧/创新、重整合感悟、重系统、重口碑、使命经营,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社会的监督。
兹分解如下:
重训练:优秀是训练出来的,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这个时期是品格与良好习惯得以训练形成的最佳时期。
重氛围/环境: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氛围之教。氛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经过良好身心训练、素质过硬的老师及工作人员团队起到一个榜样和带头的作用,将关爱和价值在指导过程中实施出来,同时,老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儿童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讲座园地关爱的氛围及周边社区和谐环境的营造、共建是项长期艰巨的过程。
重自主创造:倡导儿童的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法,讲座园地所有儿童乐于学习而且可以充分发展的地方;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个体,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和无限的学习潜力;儿童有选择的自由,个体的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成长都是必要的。因此,要使儿童乐于学习,尊重儿童的创造性和学习潜能,尊重其选择的自由,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
重游戏(寓教于乐):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是儿童在基础阶段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游戏中的学习带有愉悦性和挑战性。重视以游戏为中心对儿童进行指导,也重视成人对儿童的游戏加以干预和指导。老师的间接指导和直接指导相结合,并强调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把游戏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老师注重为儿童创设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有变化的游戏环境,引导儿童在游戏中探索与认识周围世界。激发儿童的兴趣,提升儿童行为的动机,使儿童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关注儿童已有的经验,尊重儿童自己的选择;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介入儿童的活动,并对儿童提出挑战;与儿童一起学会共同生活,相互交流,认同和欣赏他人的工作等等。
重品格、根基:完整儿童的塑造建立在于品格、信任、诚信、关爱价值观的根基上。
重智慧、创新:我们不仅仅是教孩子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更主要的是引导孩子成为有品格懂得关爱、开启悟性、善于思考并创意运用知识技能的有智慧的孩子。
重整合、感悟:倡导各种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整合,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首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个大的系统包括许多子系统,形成一个网络,这些子系统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因此不仅仅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更要联系现象看本质。其次,强调“整全的教育”,主张在教育过程中,每一种方法都有独特的价值,每一种途径都有独特的作用,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重关系、互动:以品格、关爱、诚信、信任为根基与家长、儿童乃至社区建立良好的和谐互动的关系。
重系统、标准:三流的卖课程,二流的卖品牌,一流的卖系统及标准。我们是卖系统和标准的,并藉此复制倍增。
重服务、口碑:以服务、口碑赢得更多的家长、孩子甚至社区有识人士的认同。
使命经营:小领导做事,大领导做市,使命领导做势,故我们以爱心关怀文化、传递爱在你身边的使命开始,谋道(文化、根基)且不忽略器(教育模式、技巧与方法),道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