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平山祖师爷

(2012-10-17 20:59:15)
标签:

吕洞宾

罗山

宋体

太平山

武宁县

杂谈

分类: 其它

太平山祖师爷

 

 

 

距离武宁县西北方约四十公里处,有一座名山,叫“太平山”。山的原名称“丝罗”。丝罗者,是指此山层峦叠翠,碧岫蜿蜒。明朝成化三年(1467)丝罗山上的佑圣宫内供养的神仙自然广慧真君章权孙“助战有功”,被明宪宗加封为“仁天教主太平护国天尊”,从此,山被改名“太平”,成为一方道教圣地。

元朝皇庆二年,章权孙升天以后六十三年,据说他的化身医治好了太后的疾病,被元仁宗封为“自然广慧真君”,并“敕建天乙佑圣宫”。在武宁县,广慧真人称之为“祖爷”,意为太平山道教开山之祖。数百年来,香火不断。传至今天,有四十几世了。

祖爷姓章,名哲,字,权孙。是武宁县石渡乡仙潭坳人。他家屋后有松树一株,苍颜古色。树下有古石一块,平如板,光如镜,洁净如玉。章权孙六七岁时,就盘桓在石上,时而坐,时而卧,夜观星斗,静听流泉,就像一个修仙的道人一样。村里人都感到惊讶,说这个孩子真是有慧根,这么小就爱慕仙家道法。

章权孙在村里,平时耕田种地,孝亲敬长,每日如常。虽然想外出游道,但父母在,不敢远离。那时,是元朝末年,战乱纷纷,加上天灾,地震,人们生活困苦。渴求像仙人一样,脱离这苦难人间。

在二十七八岁时,章权孙的父母相继过世了。于是,他心无牵挂,出游名山,访名师,学道法,访求不老之术。先是到罗坪,未能如愿。又往湖北会仙观、崖然山等处,均非修炼之地。复转到本县横路乡,翘首而观,只见有一地方,水绕山环,奇峰特出,名曰“回头山”。他在此地结庵修炼,以此山为根据地,访明师,择良友,参玄慕道。忽一日,突然想到,武当山乃天下之名境,道家之法宗,为何不去武当求道呢?初至武当,拜真武为师,学辟谷之术。餐松啖柏,饮露吞霞。受药传符,利物济人。三年之内,参透玄机。复游湖北广济县,采药三仙坡时,遇到一位自称是吕洞宾的道人指示修仙秘诀。吕洞宾还指示章权孙道:“武宁县丝罗山是你将来修炼的道场,你要在那儿开基创业,护国佑民。”

 于是章权孙来到丝罗山。只见此山长得极好,五条山脉,蜿蜒而来,聚集一处,宛如“五龙团顶”,扶助相生,如丝罗层层环绕期间。另有钟鼓二山,非常形象。层峦耸翠,万壑流丹,闲云片片,流水潺潺。并有一棵黄杨树,天然如椅。常见鹦鹉衔花,仙鹿食草,苍鹰野鹤,百鸟闹林,瀑布潺湲,祥云飘飘,和风拂面,心旷神怡。章权孙一见大喜,就盖了茅屋,住了下来。一日,遇见一大汉,手执钢叉,在寻兽打虎。章权孙见那人面相凶恶,便劝其不要杀生。那大汉不服,说,谁敢管我郑巡?说罢就要动手打人。章权孙将手中蒲扇一摇。郑巡便倒在地上,口称先生饶命。章权孙说,要吾饶命,尔要点头明誓,皈依正道,听吾训教。郑巡点头明誓,一一遵从。章权孙转手一扇,一口清风拂面。郑巡顿时精神倍爽,欣然拜倒于地,口称师父。从此师徒二人在山上相依为命,一同修炼。扩建了茅庵,耕山种地,朝炼暮修,参悟大道,人称章真人。

 章真人终日茅庵谈道,郑巡侍侧扶道奉茶。师徒二人常常盘坐蒲团,静养元神。一日,章真人忽然心动,想在山上建起道观。因此师徒二人往九江买树运货。木材以及油盐干菜等货装满了两船。章真人开始作法,将两船货都运到了腹中,二人轻松地回到了丝罗山。章真人叫木工们到山上的龙塘抽木材。一抽一根,源源不断。某根为梁,某根为柱,章真人一一安排妥当。等到宫殿各处木料造成,有人说一声,够了够了。塘里还剩下一根树,半段露出水面。然而这半根树就再也拔不出来了,至今犹在塘里。郑巡就负责匠人们的伙食。一日,章真人去回头山佑圣宫办事,叫郑巡小心在家照应。众匠人等章真人走后,就开始和郑巡聊天。他们好奇,在这丝罗山上,众人吃的油盐干菜从何而来?郑巡笑了笑,指指自己的鼻子。只见他的鼻子里流出了油盐菜味。众匠人惊骇极了,失手将郑巡打死埋在厨房里。章真人回山后不见郑巡。众匠人不敢开口回答。章真人明白了,掐指一算,知道郑巡因为打虎过多,有此报应。

章真人将郑巡尸体找到,喷口法水。郑巡就起死回生了。头上还长出了两只角,身上还生出了龙鳞。于是郑巡被封为头炉香火。从此上山烧香的人,先要敬他一支香。

此后,众工匠加功尽力建造宫观。完工后,师徒二人仍然息心修炼。

一日,章真人正在修炼之时,吕洞宾来了。二人在草坪之上坐着聊天。章真人站了起来,恭敬地问道:“我现在已经是三宝充足,道理空明,可是还不能脱壳飞升,如何是好?请师父教诲!”

吕洞宾呵呵笑道:“你现在要想求脱壳飞升,还是隔了一层工夫。”

章真人忙下拜,说道:“师父,请你指点,再传我大道!”

吕洞宾点点头,抽出宝剑,在草地上的一块形如四方桌的巨石上,一手伏在石头上,一手以剑在石头上画了一个葫芦,指示了脱壳飞升之法。又传了口诀一篇:“浑浑沦沦,景象难名;混混沌沌,形容难罄;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明明白白,五千道德;的的确确,妙有着落;清清净净,高悬明镜;优优游游,好觅源头;玄玄妙妙,回光返照;绵绵延延,胎息自然;活活泼泼,形神超脱;虚虚无无,变化不拘;高高下下,忘却四大;原原本本,仙佛真传;少少老老,曷尊吾道!”

章真人依样在石头上画了一个葫芦。并将吕洞宾传的口诀背诵了一遍,牢记在心。从此,杳冥恍惚,灵光出现,不事食物,了然如仙。章真人得到了吕洞宾传授的秘诀后,在三仙坡上造一个炼丹亭。他朝夕用文武火悉心熬炼。他在炼丹亭上盘桓三年,最终一身清爽,自饮菩提玉液。快乐自然。大丹既成,常有诸仙集会亭上,评议仙丹、谈玄讲道。据说,后人在崩毁了炼丹亭遗址处捡得瓦片,带回家中,可治疑难杂症。后来章真人游至九江石板江,在义父家石公家,飘然羽化。章真人解壳飞升后,异香簇鼻,数日不息。人们惊叹不已。石公见章真人身边有一个锦囊,上面写着:“登丝罗山”。于是,石公就叫十几个人抬着章真人的肉身送到丝罗山上供养。武宁县令得知此事后,上报给皇帝。皇帝敕封章真人为“自然灵应真君。”

章真人的肉身安坐在佑圣宫正殿内的一座宝塔里,两眼炯炯有神,道貌如生。吴楚往来前来朝拜的络绎不绝。章真人被尊称为太平山祖师爷,在江西、湖北两地的信徒众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祖师爷生日那天,宫观人员会为祖师爷洗澡换衣,而有上千人会上山等候分发祖师爷的洗澡水,据称有治病的功效。并从十九日起做法事约五至六天。另一次大的活动被称为庙会,时间是八月初一,自初一起做法事二十余天,其中主要是太平清醮。八月称为“朝仙月”, 前来求财求子的信众于此月上山进香,不绝于途。

从此,太平山也成了一方旅游胜地,有葫芦坪、试剑石、仙人床、脚板印迹等景点。葫芦坪是章真人遇吕纯阳,求离谷解脱之法遗址。时至今日,那块大石依然光洁如玉,不沾尘埃,吕祖手印迹,葫芦形迹,隐隐犹见。试剑石矗立山边,一丈余围,高约3尺,中间有道裂口,约尺余宽。传说章真人游道回山经此,欲试宝剑锋芒,便挥剑向石奋力一劈,此石一破为二。现今两石之间长出一棵不知名的树,形亦如剑。距试剑石百米左右,有一块石板长8尺、宽3尺,酷似石床。传说章真人常坐卧其上静养修道,现石板上章真人躺着的印痕仍依稀可见。“脚板印迹”是一块四方石块,光明如镜,上有一个人脚印迹。相传章真人至此,曾将左脚在此石上一蹬,立时腾云直上。今脚迹犹见石上,用手击之,石声如钟回响彻林间。

太平山道场虽历经风雨,但元朝御赐金钟、玉炉及宋代的狮、象、龟、蛇等石雕却保存完好。宫中还珍藏有宋、元、明三朝皇帝敕封圣旨、钦书和明进士方孟缙、杨雨田、章宝增等人撰联真迹,及《太平经》、《太平山志》、《太平山道谱》等传世典籍。
    
太平山的奇峰怪石,瀑布云涛,吸引了历代文人学士前来游山揽胜。清代朱奎斗作诗赞道:太平胜景最悠悠,吴楚山川一望收。人在下方衔月上,泉从高处破云流。古松影落禅关静,春草香生佛国幽。欲识蓬莱今便是,神仙舍此更何求。清代翰林院编修王凤池吟诗:合沓层峦劈太荒,蕊宫高耸白云旁。宋元兵燹留仙谷,吴楚江山拥法堂。震地晨钟新日月,参天古柏老风霜。到来便与红尘隔,顿使人间万虑忘。太平山,如一本大书,古朴,厚重,隽永,值得人们细细品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土鸡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