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40)Scott Fetzer
(2013-06-14 17:00:52)巴菲特投资(40)
题目 |
巴菲特投资(40) |
资料来源 |
1985-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传》 |
相关资料:
1. 1985-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同一期间我们还花斥资三亿二千万美金购并了位于克里夫兰的史考特费泽,下一个段落我将会说明伯克夏购并公司的一些标准,史考特费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易懂、够大、管理佳、很会赚钱。
2. Scott Fetzer和World Book的利润(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Scott Fetzer -
Diversified
Mfg.
Kirby---------------------------
合计:
3.199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Ralph Schey-史考特飞兹的总裁,也是另一位我希望他能够一直工作到99岁的经理人,在去年击出了满贯全垒打,总计去年创造出1.1亿美元的税前获利,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史考特飞兹总计也不过用了1.16亿美元的资本,就缔造出这样惊人的盈余数字,而且这样的结果并没有靠任何的财务杠杆,整个公司只有少量的借款(扣除旗下的财务金融子公司所运用的借款不算)。 史考特飞兹现在在存货与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比起当初我们在1986年买下该公司时还要少,这代表着公司不但可以将我们拥有该公司七年的期间,所赚到的盈余全部分配给我们,同时还能继续保持获利能力大幅度的成长,Ralph不断地超越自我,而Berkshire欠他的也越来越多。
4.199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Berkshire是在1986年初买下史考特飞兹的,在当时这家公司拥有22项不同的事业,时至今日我们没有新增,也没有处分其中任何一项,史考特飞兹主要的营运集中在世界百科全书、寇比吸尘器与Campbell空压机,当然其余的事业对盈余的贡献也相当重要。 当时我们斥资3.152亿美元买下帐面价值1.726亿美元的史考特飞兹,超过的1.426亿美元溢价,代表着我们认为这家公司的实质价值大概是其帐面价值的两倍。 下表显示的是自我们买下史考特飞兹后,历年来的帐面价值以及它的获利与股利收入。 1986
...............
大家可以看到,史考特飞兹的盈余在我们买下之后持续稳定的增加,不过在此同时净值却未呈等比例的增加,也因此在我们买下该公司时,就已经相当不错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到现在又变得更加优异,我们甚至可以拿它与财星五百大作比较,事实上以史考特飞兹的规模,若单独计便得以列入五百大之林。 以所能得到最新的1993年五百大名单来说,该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可以名列第四,故事还没结束,前三名分别是Insilco、LTV与Gaylord,全部都是因为当年度脱离破产边缘,除了当年因为债务获得免除致使盈余暴增之外,其它年度的获利皆乏善可陈,因此若扣除这些没什么营运的烂果子的话,史考特飞兹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足以名列财星五百大首位,远远比其它对手拋在脑后,甚至是第十名的两倍之多。 或许你会认为史考特飞兹的成功不过是盈余循环的高峰、独占垄断或是靠财务杠杆,不过全都不对,这家公司真正成功的原因在于总裁Ralph Schey优异的管理技能,这点在后面我们还会详加报告。 接下来是之前说过的会计课,我们支付超过史考特飞兹帐面价值1.426亿美元的溢价,将会被记录在Berkshire的资产负债表上,详细的细节我就予以省略(这些在我们1986年年报的附录都有),而溢价在登录之后,不管怎样都必须按年摊销当作成本,并显现在每年的盈余报表之上。 下表显示,第一栏是Berkshire每年必须慢慢地摊销购买史考特飞兹所产生的溢价的余额,第二栏是每年必须摊销的金额,这些费用对现金部位或税负支出都不会有影响,同时就我们的观点而言,也没有任何实质的经济意义(虽然很多会计师可能不同意我们的看法),这不过是让我们的帐列投资成本能够慢慢减少,到最后终与史考特飞兹本身帐列净值一致的方法而已。 1986
................ |